2010年9月16日至19日,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在京举行,新浪收藏频道与新浪尚品频道全程报道,以下为访谈实录:
访谈嘉宾:陆昂、黄文叡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经典北京,新浪会客厅,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摩帝富股份公司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黄文叡先生,还有嘉德在线总裁陆昂女士,今天聊的是艺术品话题,摩帝富公司是以收藏西方经典艺术品闻名的,请对贵公司做一个简要介绍。
黄文叡:基本上艺术品是我们集团的一部分,我们还有艺术思想管理公司,经纪公司,但是我们公司的性质即不像一级市场的艺廊,也不像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我们走的是比较西方的资讯路线,在基金管理方面也算是比较走在前头的。我们公司有将近 21个在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客户做咨询。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开始进到亚洲市场,建构亚洲市场的人脉,让西方的经典艺术通过我们引进到亚洲,甚至把西方的经典艺术作为投资工具。我们在亚洲最主要的业务就是经典艺术的投资,包括用经典艺术作为艺术基金的投资。
陆昂:我也是带着很多问题来的。我更想问黄先生一个问题,您刚才讲到你们公司也有相当的历史,有很多业绩,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证券投资,对艺术类的基金,就像当年的当代艺术,现在可以变得很时髦,我相信大家对艺术品的投资始终是了解不够多的,我很想知道从您来看,艺术品投资基金和证券类的基金有什么样的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它应该至少涉及到两方面的宏观背景,两个市场发育的状况,一个是金融市场的发育,一个是艺术市场的发育,在整体来讲,不管艺术市场还是金融市场在中国发育都不是很健全,包括金融市场,很多的金融工具,包括证券服务相对国外的成熟是差距很大的,艺术品更不用讲。虽然现在处于很红火的阶段,但是我觉得离真正的艺术品的成熟的市场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很想知道黄先生怎么看待在这个概念基础上,对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展脉络或者它的走向可能是什么样的前景?
黄文叡:分享一下,艺术基金这个概念执行不到十年的时间,在1980年、1970 年,最早的是英国的铁路基金,跟现在的基金操作模式概念是不大一样的,艺术品基金跟一般的金融形式的基金的最大差别在产品,它的结构差不多,一样有基金管理公司,有投资人的所谓基金公司,这两个是不同的公司。中间还有所谓的托管银行、管理单位,还有法律和会计的查核单位,这些东西是第三者监管机制。在中国,艺术品基金有两个形式可以来运作,一个是有限合伙的形式,一个是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的形式。现在很多基金,用信托的方式等于是信托公司扮演了基金管理者的角色,信托银行的角色,甚至包括后面审核的角色。对西方制度来讲,希望基金的操作是透明的,不应该是一个单位扮演了所有的监督角色。
就是所谓利益冲突的问题,在国内发展艺术品基金的时候,概念非常好,现在把艺术产业金融化、证券化,但是如果去证券化的话,等于购买权利,艺术品和金融商品不一样,像股票来讲每天有净值,但是艺术品没有定价,没有定价的东西给它分权利,比如把一部作品分割成一百部权利,就有问题,如果在权利转移过程中产生纠纷或者权利的转移在所有的作品没有卖掉之前,私底下转移可能是在恶性炒作,比如我买下权利,这张画可能一百万,分了3%,我10块了,但 是画没有买走之前,用12块脱手给另外一个人,12块的人保证这个作品3年后买走,会变成20块,现在不谈,用17块卖给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那件作 品没有买走之前,底下拥有部分的人已经开始交割、转价,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如果用这种方式运作艺术基金,里面的风险非常大,艺术基金不能取代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角色,艺术基金是集聚的方式,钱这么大,是现金,走的是弯道,如果没有政府的监督机制或者操作人本身心术不正,你想想看会不会影响市场。钦点几个艺术家,我让你火就火。可能会成为独大的市场掌控者,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是完全没有帮助的。
陆昂:艺术基金从概念上讲是很好的,从理想状态来讲对市场是良性的推动力,如果稍有不慎,当金融市场发育不够完全的时候,至纯天珠,加上艺术的产品,对大家来讲是更陌生的产品,其实是雪上加霜的事情,要特别谨慎。当我们不懂的时候,要更加谨慎才行,轻举妄动,只能对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害处。
刚才讲的所谓期权的概念,分割各个单位来讲,我这几年一直听很多人说这个概念,我多少学点金融,以前做过银行,有一点粗浅的金融知识,觉得是不可为的一件事。很多人尤其在艺术圈里谈论新的概念的时候,都会趋之若鹜,很容易把眼睛放得很大,大家把观念复制到金融产品,这是非常值得谨慎的方式。今天能有机会跟您请教细节,我觉得特别特别荣幸。
黄文叡:我个人非常强调机制健全的问题,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如果机制不健全,现在推艺术品基金,对市场没有帮助。在过去三年、五年,整个中国当 代起飞得非常快,在价格上面增长数百倍都有,这种怪的现象在西方市场看不到,在西方市场操作机制上是健全的,像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扮演的角色非常确定,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没有看到这么确定,这么明确的市场机制出现。比如说我们以前看到整个中国当代在起飞的时候,一级市场做独家代理的基本上没看到过。就中国人的人情也好,中国人操作手法也好,独家代理不大可能,包含到所谓藏家购买的心态,今天中国人或者说一般人的消费心态都会讲货比三家不吃亏,你卖的艺术家是独家代理,你推出来的价格我怎么知道是合理的价格,好几家代理卖这个艺术家作品,可以比好几家。艺术产品有其他金融产品没有的特质,有所为的美学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即使是同一个主题的作品,也独一无二,没有重复性,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比较,他创作的都是肖像画,他的肖像画大小多大,哪一年的,你忽略了他的美学价值。常常讲如果了解整个艺术史的历程,可以马上知道一点事情,艺术家在创作同一个主题,即使是同一个主题,每次的创作心理状态也不一样。
陆昂:同一个人的作品有好坏之分,不可比。
黄文叡:在这样情况下,至纯天珠,没有一个标准,美学是非常主观的标准。如果把它标准化,为了要执行所谓的证券化,你标准化之后,就会产生问题了。我常常讲,机制不健全。
陆昂:包括指数,都是不太可行的事情。
主持人:国际上流行指数,对指数背后的结构方法是怎么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