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不去承诺这样的收益

吕益民(国投信托公司总经理)、何炬星(中国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总经理 炎黄民生艺术馆馆长、民生当代艺术馆馆长)

1.  如何看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拍成交额突破30亿元港币  

何炬星:每年艺术品市场纽约市场伦敦市场、香港市场一拨一拨地传到内地,总是有一个标杆,最早是苏富比,纽约和伦敦作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标杆,这几年渐渐把香港作为艺术品市场的标杆,但是我从今年苏富比在香港整个的成交情况,看出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几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一年左右的调整,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穿升的速度,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张晓刚的那件破纪录的作品,比以前的艺术价超过的将近10倍,我们这里看到香港市场是不是最终会成为标杆呢?有一种现象,就是说中国内地市场,可能会有超过香港苏富比的情况。比如去年内地拍卖超过了香港,今年可能会走得比香港更高一点,也有可能,所有的这些问题,金融危机以后,当时不断地往前走的一个形势,我觉得艺术品行业比其它行业的复苏要来得更成熟、更扎实、更迅猛。

吕益民:艺术品市场现在越来越和金融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应该说最近像前段时间许多经济学家也担心欧美经济会不会第二次探底,有这样的一个担心,从现在来讲,看来这种担心是多虑了,从总体上来讲,欧美的市场也已经开始,逐个与经济开始在进行复苏,所以说这一次应该说整个香港的市场都拍的价格比较好,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整个全球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当然最终体现的是一个经济的环境,经济的形势,都在复苏,就是一个复苏阶段,那么艺术品,其实就是说在刚刚何馆长也提到了,在整个资本市场也好,包括投资品里边也好,艺术品是天生的一个东西,它可能最能够早地体现出这样一种复苏。另外再加上,为什么在香港,苏富比在香港拍卖比较好,这次经济复苏,领先的是亚洲国家,尤其是大陆,香港的市场说到底还是一个背靠大陆的一个市场,像欧洲包括美国也好,目前经济处在复苏阶段,并没有说复苏那么强劲,反过来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作为香港,中国没有这样的,经济复苏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了,包括目前各个方面,最近中国的证券市场强劲的开始,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市场的转移,这是整个艺术品全球的一个中心,它是按照世界经济的中心一样,非常吻合的,特别是早期丹麦那些国家,不仅是全球的金融中心,而且是艺术中心,资本主义崛起以后,英国开始,一下子成为资本主义的代表,工业化革命以后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所以自然英国伦敦成为全球艺术品的市场,“二战”之后,通过联合国的建立,这个体系建立起来以后,黄金和美元挂钩,美元成为全球的货币,这样全球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自然从伦敦转移到纽约,转到美国,所以世界的艺术中心也开始转移到美国。现在从以香港为代表的,尤其是内陆加起来,我觉得代表是第三种,就是亚洲,新兴的经济体制,中国的复苏。这样的体现,如果把亚洲的香港和内陆几个拍卖公司全加起来,已经可以和伦敦,可以和纽约相抗衡了,这也应该说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个态势。

关于中国艺术市场的未来走势

何炬星:艺术市场的走势是有起有落的,但是每次起落我们都可以发现无论它是什么状态,起永远是最早的。从更长远地来看艺术市场是一个投资的来看这个问题,从中国的情况可以发现我们在八十年代初期如果我们投资600块钱人民币购买一件艺术品的话,现在如果你投资得比较好,现在已经变成一千万以上的作品的,拿李可染、齐白石来说,当年300-600之间,现在如果那个时候花300-600的钱,现在也得超过千万,也就是说三十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两万倍的增长。尤其是这十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非常红火,造成了全球三足鼎立的态势。这样一个过程,这个时间越来越短,以前我们看成是艺术品市场在3-5年之内有一个情况,现在是2-3年就实现了一次经济复苏,这个就是刚才吕老师说的跟经济状态有关系,在中国越来越拿艺术品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实际上中国的文化状况和中国的经济状态有关系。大家都知道艺术品还是具有两个属性:一种属性它是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学术价值就是创作艺术品的过程当中体现的精神性,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话题。艺术品的另外一个话题是整个经济属性,经济属性就是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提到的。刚才吕老师说了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就是艺术品跟经济相关联,艺术品最初成为可以交易的情况下,它也首先是因为金融,因为金融而产生的。

我曾经问过一个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问题,艺术品处于什么时期?他就告诉我,艺术品应该是一个货币部分最初最好的那个产品。因为,只要有货币肯定会有名誉,名誉的部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不扣不折的现象,艺术品是最好的现象,只要有货币盈利,艺术品成为一个价格投资,它是最好的,它永远是有价值的产品。这几年中国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以后,学术开始在各个阶段建立,选择艺术品作为他的投资项目已经成为一个共识,所以这十年,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不断地一步步向前走,即使是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我觉得这是不奇怪的,这是跟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吕益民:即使在金融危机对严重的时候,好像是艺术品市场显得不是那么特别得冷,实质上就因为艺术品除了艺术属性、文化属性以外,另外还有一种经济属性,一种金融属性,从理论上讲,在美元出现以前或者是美元之前,世界全球最基本的,黄金是最大的最权威的代表,所有的货币发行全部以黄金储备作为依据,到45年之后,“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最大的一点,就是全球开始黄金不成为一个基本的东西,整个世界货币体系基本取消掉了,只有美元和黄金挂钩,其它的货币和美元挂钩,这样的一个结果奠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其它国家不能直接去拥有黄金,就是失去了黄金就一下子失去了基础的行业,金融的行业,但是到了大概政府时期,大概72年左右,黄金和美元脱钩了。脱钩之后面临一个什么问题呢?面临着美元作为一个财富的调整,但是它的发行是不受任何约束,可以不以黄金的储备作为一个依据,这样不受约束,造成美元乱发行,不断的发行,多少年以来美元一直在贬值,实际上美元贬值所代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和美元所挂钩的这些货币,从现金、货币的角度来讲都是在贬值,尽管人民币没有,其实要从纸币的角度来讲也是这样的,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再加上不断地发钞,加上财资政策等等,纸币是贬值的,反过来讲什么在增值?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时候,马上资金要寻找一个避险的场所,什么地方才是避险的场所,或者是抵御通货膨胀,或者才能实现一个财富的保值、增值,那么好了,大宗商品、石油,包括各种粮食,再加上黄金,这个时候人们又想起黄金来了,黄金从一镑几十美金,一直到现在1300多美元,黄金开始起来了,同时这里边把艺术品,也把它摆在一个它所应该摆的一个位置,这其实就刚刚回答了在金融危机时期,艺术品的价格不跌,反而还涨,越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个资金要寻找一个避险的场所,什么叫避险的场所?到什么地方去,你买股票,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尤其是股票是整个产业,上公司的价值体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些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你买的股票,你说能不赔吗?不可能的。房产,美国大家都知道,这一轮经济危机、次贷危机,最早的原初就是美国的房产,把房产做成了美国的次贷资产,不断放大,不断发行各种资产,最后造成这样的结果,所以房产、股票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有极大风险的,当然我们讲的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艺术品或者是什么问题都没有风险,我们讲绝不是艺术,也会有经济的波动,相对其它资产来讲,我们只能说相对来讲,还在强调一下真正的艺术品,而不是伪艺术品,不能说什么艺术家进来都可以叫艺术品,不是这样的,真正的顶级的,人们所公认的一些艺术品,虽然也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必然是资金追逐的避险的一种保值、增值的工具,在危机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显得那么冷,相对其它来讲还会这么热,这就是说艺术品,除了它的文化属性以外还有经济属性,金融属性,就这样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