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价格只能作为参考

揭秘书画价格暴涨幕后“利益链”

专业团队炒出西安天价书画作品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完全是炒作、包装上去的。一是作者本人炒作,其背后有专业团队、文化公司等来操作;二是在拍卖会、书画市场上用高价买回自己的作品,然后又在其他市场上卖出去,并放出风声,给市场上造成涨价的错觉。“一幅画有时候可能被一家者几家画廊来回倒手,每倒一次就挣一次钱,价格也就从几千一直炒到了十几万。”

近日一午后,在西安市书院门的“紫华堂”画廊,老板齐建华刚刚送走几位前来打问行情,欲投资书画的朋友。“股市风险太大,房产升值空间正不断缩小,很多人就开始把资金从股市、楼市撤出来,转而投资书画。”齐建华告诉记者,自己有不少朋友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今年以来,西安书画市场行情不断看涨,很多书画作品价格已经翻番,一些作品甚至涨了3倍以上。一些投资者已经将目光瞄准这一市场。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书画作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但这种短期内的暴涨是不正常的现象,有炒作的嫌疑,泡沫较大。

坐地起价

“上午120万,下午就涨到150万”

看到有朋友进到店里,程全林赶忙起身握手、发烟,“哟呵,以前抽5块钱的烟,现在改抽软中华了,生意不错啊,挣大钱了吧!”朋友开玩笑说。

几年前,程全林在西安市小东门西北古玩城开了一家经营书画的店面,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但去年以来行情突然飞涨。“几乎一天一个价,价高,还卖得好。”他笑着说,有时甚至是一个小时一个价。有一次他看见别人卖画,“上午卖120万,下午直接涨到150万,坐地起价。”“别看价格涨了,买的人却多了不少。”他说,有一次一位大老板直接把80万现金放在店里,害怕画被别人抢着买走了。有一次自己花1.2万刚从一位画家那里拿回来一幅画,马上有人“跟屁股”跑过来,加了6000元买走了,几天之后在一次拍卖会上,这幅画成交价4万元。还有一次,有人想买一幅名人的画,没带那么多现金,怕卖给别人,“直接开车拉着我去银行取现。”

行情看好,他也准备大干一场,今年开始向朋友贷款“进货”。

很多人从去年到现在挣了不少钱。他告诉记者,一个朋友在书院门“倒画”,今天收来几幅画,明天直接转手卖出去,一幅画挣几百块钱,一天倒上3幅画,挣一千多块钱,一年下来,买了房买了车。

一些画廊也因此赚了不少。齐建华告诉记者,有些书画家的作品涨价很快,去年还是2万,今年突然就涨到了10万。“现在画廊利润比去年同期能提高30%,出货也快多了。”

“涨声”一片

“涨得太快了,简直是井喷”

程全林所说非虚。去年以来,西安书画市场涨声一片,很多作品价格翻番,更甚者涨了好几倍。“涨得太快了,简直是井喷。”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封王画馆馆长贾绍俭介绍说,省里一个在全国获了金奖的画家,几年前一幅作品价格是1000-2000元,后来涨到1.5万,至纯天珠,今年直接飙升到5万-6万。 “这是‘屋里价’,也就是书画家在自己家里卖作品时的要价。”

收藏爱好者彭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年名家的字画价格一直在涨。2002年前后我省一位作家的书法作品价格大概是3000-4000元,现在涨到3万;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2002年左右为1.5万,去年在一次拍卖会上他亲眼所见拍出20万的高价。

陕西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田朝旭多年来一直在关注西安书画市场。据他的统计,今年以来,很多作品价格几乎都翻了一番,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涨幅都在3倍左右。比如,我省一位代表画家的作品以前是30万左右,今年涨到90万到150万之间;另一位画家的作品去年还是6-8万,今年已涨到20-25 万。“书法作品也在涨价。”田朝旭告诉记者,我省一流书法家的作品价格基本都涨到2万元左右。

这些数据也在拍卖市场得到印证。大唐西市·诚挚拍卖公司客服部主管王珊珊告诉记者,今年一般作品涨幅相对较小,单精品涨幅很大,尤其是创作画涨得最快。比如我省一位画家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去年成交价是20万,今年则最高涨到60万。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赵望云的作品去年是30万/平方尺,贵州文玩,今年已涨到50-80万/平方尺。“整体来看,拍卖会上成交量与去年相差不多,但成交价高出很多。”她说。

陕西秦宝斋拍卖公司负责人黄熙月最近一直在忙着准备拍卖会。她告诉记者,今年书画市场总体形势很好,市场交易很活跃,每个拍卖公司都在增加拍卖会场次。“从拍卖会上的情况来看,成交作品数量增加了不少,以前每场会成交200多幅,今年每场达到500多幅。成交价格也基本翻番。”

按“职”定价

“与书画本身无关的因素太多了”

书画市场为何会突然升温?

田朝旭认为,书画市场也较为低迷,但去年以来开始逐渐升温,今年更是突然加了一把大火。“市场低迷会持续好几年,文玩,但涨起来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省美协组联部主任何虎林告诉记者,与全国市场相比,陕西书画市场价格整体偏低,现在开始回暖,名人书画比以前好卖多了。“一些普通书画家的作品甚至一次就能卖出几十张。”

收藏爱好者彭先生认为,决定书画作品价格的因素,一是作品本身艺术“含金量”较高,价格也高;二是作者的知名度越高,价格越高;三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一些已故书画家的作品因为数量有限,价格必然走高。

还有一种原因是书画家身份的变化带动其作品价格水涨船高。田朝旭告诉记者,“很多书画家有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后,作品价格也跟着飙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内人员告诉记者,有些作品完全不按市场行情和艺术价值定价,而是按“职位”定价,正职作品一幅3万,带个副字就只有2万了。 “我省一些名人在担任一定的职务后,作品几年前卖数万元,现在都在十万以上。”黄熙月告诉记者,相比之下,普通书画家的作品涨幅不是太大。

但这种因职务变动带来的涨价没有可持续性。黄熙月举例说,有个书法家当领导的时候,作品拍卖价格很高,市场也比较认可,卖得很好。但退下来后马上就卖不动了,价格也掉下来了。

省历史博物馆篆刻师谢纪元也认为,一些随身份变化的作品有价无市,但作者本人却不愿意降价,放不下这个面子,市场也不认可这个价位,就死扛着。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李鸿照也对此表示了忧虑,“这些高价作品其实没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与书画本身无关的因素太多了。”

小贴士

投资书画可关注中青年书画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