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市纵原邮币卡市场,一股红色题材的收藏之风迎面扑来:小到邮票徽章,大到宣传画像章,以及革命斗争历史的图书、报纸、期刊,文革时期的油画“红宝书”等,绝大部分被店主摆在显眼的位置,引来不少收藏爱好者驻足观看。
据市场门口一位姓叶的店主介绍,文玩,由于眼下临近建党90周年,目前关于红色的收藏品十分火爆,与毛主席相关的油画、像章、书籍都成为炙手可热的收藏品,以前《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基本无人问津,但现在一天能达到销售10来本左右。姓叶的店主表示,来买红色收藏品的主要是年纪稍大的人,他们对过去岁月有特殊的情怀,这类藏品对他们来说意义很不一般。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以前只要5元左右一枚的普通毛主席像章,如今的出手价达到10元左右。2003年发行的小版张《毛泽东同志诞生110周年》,一个月前的时价还在100元左右,现在已经攀至220元左右,价格已经翻番。革命样板戏唱片《沙家浜》当时售价仅为1元一张,如今已悄然越过200元的“大关”,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和革命师生的《人民日报》,每张市价已经超过1000元,而记载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报纸,则达到千金难求的程度。
“红色”之风同样出现在各大收藏展览上。18日,广州素社街文化站,建党90周年的邮票展吸引了不少的“红色收藏迷”,前来观展的既有六七十岁的藏迷,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来自广州地铁公司的一位马先生说,他从高中开始就非常喜欢邮票,刚才看中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三),里面一套5枚,分别有陈延年、张太雷、罗亦农、恽代英、项英的头像,他正在考虑是否要多买几套放在家里。
广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区锡文介绍,最近红色展览也是“祖国山河一片红”。就拿这个月来说,6日在广州图书馆大厅刚举办了110框的红色收藏展,10日至12日广州职工集邮协会也搞了130框的红色展览,18日在海珠区素社街文化站接着搞了建党90周年邮票展,另外还有几个相同主题的展览正在酝酿之中。
据区锡文介绍,受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影响,目前红色收藏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比如党徽小型张个性化邮票,虽然前不久才出炉,1.2元一枚共12枚,原价共14.4元的邮票前段时间已经炒作到280元,翻了接近20倍,“而且普通市场上还买不到”。
除了邮票、像章,纪念币方面也“风生水起”。6月16日,央行发行纪念建党90周年的流通币和2011年贺岁兔年纪念币,广州部分银行设立专柜用钱等价兑换流通币,但各大银行门口基本上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还不到中午流通币就兑换一空。原本面值5元一枚的流通币,18日市价已经达到15元一枚,两天时间里上涨了2倍。
有限的红色藏品,无限的市场需求,也让拍卖市场同样出现“泛红”迹象,建国时间的红色宣传画,如今的拍卖价格已在5万至10万元之间,发表了1928年龙岩上杭暴动的《上海申报》也达到40万元左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探因 小众市场迎来巨量需求
事实上,红色收藏并非新生事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专门的群体和小型交易市场针对这一题材进行交流。如今,随着新中国成立、建党、国庆等重大节日的催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红色收藏的价值所在,藏品甚至都有了“红色股票”的美誉。
据了解,红色收藏主要包括毛主席像章、“红宝书系列”的红色藏书“文革瓷”、唱片相片“红色油画”宣传画、邮品票证等类别。以像章为例,由于收藏门槛低,存世量也较多,全国收藏者至少有15万人之众,因此价格高低不一。而“红宝书”系列包括《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及各种单行本《毛泽东语录》等,也因著作不一价格不同。
业内专家认为,红色收藏不仅仅是一项收藏活动,更是对过往岁月的一段承载过程,因此显得有一点“源于收藏,高于收藏”,这与其它类型的收藏有着明显的区别。
上述马先生说,由于从小受祖父一辈的影响,他十分喜欢红色题材的书籍和革命的著作,因此产生了专门收藏红色题材的想法,既有邮票像章,也有宣传画雕塑等,一方面既满足了他的收藏欲,同时也让他在收藏中学到了红色历史知识,在红色收藏的“小众”市场,他体会到了“不如独乐乐”的感觉。
刚开始收藏时,马先生并没有嗅出这里面的财富味道。有一次几个朋友在他家玩时,看到他收藏的文革时期的毛主席塑像,开口价达到7000元,比他原来购买的价值增值近10倍,这才让他感觉到红色收藏也蕴含巨大的财富商机。最后收藏兴趣还是战胜了财富意念,他并没有卖出那个塑像。
在纵原邮币卡市场,店主叶先生表示,红色收藏这些年开始慢慢变“火”,一般到了国庆或者革命纪念日,红色藏品的价格将出现一定的上扬,而今年则显得更加“疯狂”一些,有些消费者甚至都不怎么杀价,看好藏品基本就掏钱。
在业内专家看来,红色收藏市场火爆,既与目前适合题材相关,也与整体市场向好相契合。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介绍,现在邮票市场总体上“水涨船高”,原因在于前几年市场的价值严重低估,由于邮票具有易收藏、增值空间大、属于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等特性,因此当前市场环境趋向变好。
孙海平透露,今年刚好碰到建党90周年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两件大事,“单就题材带动市场而言,其实与去年的亚运题材、2008年的奥运题材是一样的”。由于红色收藏可以折射出了在某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现状,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因而存世量少的红色藏品显得十分珍贵,比如文革时期的全新品像,前两年市场价格约为10万元左右,今年价格起码在20万元以上。
区锡文表示,其实红色收藏并非国内收藏界的“专利”,像台湾地区也由于辛亥革命而出现收藏“孙中山热”的现象,由此可见收藏市场的共性规律,今年适逢两大纪念日同在一年内,从而红色收藏市场被释放出巨量的需求。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红色收藏价格扶摇直上,与场外的资金进入炒作不无关系。近一两年,藏品价格身价一般都增长几倍,而像毛主席像章、“文革”瓷和老报纸等一些精品,涨幅则在数十倍之上。这是由于红色收藏本身“池子太小”,一有资金入场就“涨声不断”,从而造成目前高位的格局。
后市 “七一”后价格或有所回落
在大部分收藏者看来,红色收藏品是一支稳赚不赔的“潜力股”,可以长期持有,文玩,因而坚定地看多,不少投资者甚至觉得是一次大好的炒作机会,可以进场“先捞一把再说”。
区锡文认为,这一轮红色收藏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效应”,“七一”之后,红色邮票市场可能不会维持现在这样的高价位,因此收藏爱好者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