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投资古玩艺术品?

毋庸置疑,现在古玩市场赝品泛滥。所以有人说,古玩艺术品投资门槛很高,非具备很高鉴别能力不能进入。其实不尽然。对于某些收藏门类来说,是需要一定的鉴别能力,而对于另一些门类,就不需要太高的鉴别能力。比如,对于明清瓷器,就需要较高的鉴别能力,而对于古代民居的木雕作品,就不需要太高的鉴别能力。当然,鉴别能力越高,鉴赏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收藏投资,越有利于减少风险。那么,在鉴赏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如何规避投资风险呢?

清中期和田白玉福寿牌

宋辽六鹿同春镜

稚川移居图

(一)人弃我取,另辟蹊径。有些收藏种类经过多年来的炒作,不但价位高,且藏品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样的收藏种类风险就高,不利于涉足。而对于炒作少,价格相对较低,且赝品少,易于鉴别的种类,就有利于进入。比如高古陶器,古代家具,民间金银器,丝织品,民俗工艺品,木雕作品等。这些种类炒作较少,价格相对较低,风险就较小,相当于股票的潜力股,就有利于收藏投资。

(二)借人眼力,为我所用。有些收藏门类不需要别人掌眼,就能把藏品真赝辨别清楚。而对于陌生领域,就需要找人掌眼了。而这个掌眼人,还要一定靠得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他把挣来的钱,都拿去买了古玩艺术品文玩,并且为这些艺术品建了一个四层楼的博物馆。一层二层全是瓷器,文玩,三层是青铜器,金银器。走进他的博物馆时,我很难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在陈列出的几层楼里,没有一件是真品。过去听说有这样的人,我不相信,这次亲眼见到了,真是惨不忍睹!参观后老板热情接待我们,他说很多人来参观过,包括一些上级领导。我问他买这些东西有人掌眼吗,他说有啊,还指了指身边的人员。如果有掌眼人,说明他的掌眼人太靠不住了。要么水平不行,要么人品不行,与卖家合伙坑他。如果没有掌眼人,他就犯了一个大错误,贸然进入一个一无所知的领域,被人随便忽悠。因为他买来的藏品,连高仿都算不上,还是成批买来的。在他的展馆里,摆放着抗战时期,故宫转移流落下来的成批文物。如果喜欢听故事买东西,卖家什么故事都会给你编出来。就是再投进去几个亿,仍然听不到一声水响。

如果有一个玩家圈子,找人掌眼是很方便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圈子,对于贵重藏品的投资,仍然要找个靠得住的业内行家掌眼。“靠得住”,是说掌眼人的水平靠得住,人品靠得住,对他的为人要有一定了解。如果你为他提供的服务付报酬,你可以要求他签立合同,让他为你掌眼的藏品负责。这样就使你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量力而行,抓住机遇。量力而行,是指收藏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把闲置的钱用来投资,不可把生活费都用尽。因为收藏品是长线投资,变现能力较弱。急用钱时卖古董,往往被买家压价,卖不到好价格。当你珍惜不愿出手时,往往会碰上慧眼识宝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前些年笔者买到一块名家砚台,被北京的圈内人压价到本钱的一半,一年后还是那个圈内人,追到南宁来,用高出进价两倍的价格求购。现在看来还是卖低了。

抓住机遇,是说当你遇上好的藏品时,不可错过机会,下手要果断。有些藏品也许一生难能遇上一次,如果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对藏品的价值判断要有前瞻性,有些东西价格很难压下来,当时看起来很高,贵州文玩,因怕买亏放弃了。一年过去,你就会后悔不迭。特别是上好的藏品,升值潜力一定很快。藏界有句话叫做,“不怕买得贵,就怕买不对”,就是这个道理。

量力而行与抓住机遇是一对矛盾,需要很好的统一。量力而行要求平时捂紧口袋,一般性的东西,不可随便掏钱。抓住机遇,是讲对好东西不惜血本,靠的是眼力和魄力。藏界流传张伯驹、张大千,不惜重金买藏品,甚至卖房子买藏品,靠的就是胆略和魄力。正由于他们独具慧眼,才使价值连城的国宝免遭流失。

(四)不断实践,提升眼力。眼力对于淘宝人非常重要,有了一双慧眼才能独具识宝。当你具备某一收藏种类的眼力时,就会感到游刃有余;当你具备多个收藏种类的眼力时,你就会成为藏界的知名人物。你到市场走一趟,就知道有没有真东西,哪些是真东西。你走进古董店扫一眼,就知道老板的水平如何。到那时候,就会有人找上门来让你看东西,就有好东西源源不断送上门来,你足不出户就能收藏到好藏品。当然,这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心血,需要保持旺盛的激情和动力。不可一遇挫折,信心丧失殆尽;买到一件赝品,从此一蹶不振。做到不断实践,多看少买,读万卷书,还有行万里路。广交朋友,虚心求教。不知不觉中,你的眼力就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