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杨彭年合作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

清代开创“名士名工”合作先河,至今仍是投资大热

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早期的紫砂壶是用来煮水,做工简单粗糙,形制变化很少,仅有颈部变化高矮六方长颈和提梁等。明代中叶紫砂陶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关注和喜爱,众多名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在造型上争奇斗胜,到天启崇祯时期,紫砂壶首创书法铭文。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壶往往书画合璧,山水花鸟人物俱全,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陈洪绶更使紫砂壶更加文人化。他与杨彭年合作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曼生十八式即为其所创。杨彭年首创捏嘴新工艺,他不用模子,信手捏来,文玩,颇具天趣。两人合作,由此开启紫砂壶“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韵味,至今工艺师与画家合作的紫砂壶仍是藏家竞拍的品种。民国以来,宜兴紫砂壶艺师徒相传,名人辈出,建国后更涌现顾景舟、朱可心等七位“紫砂泰斗”。

顾景舟、韩美林合作壶今春1150万元成交,“紫砂七老”作品价格偏低

一壶之中,集诗、书、画、篆刻于一体,技法聚雕塑、釉彩、泥绘、掺砂于一身,百壶百态,一壶一世界。近年,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以顾景舟为例,他与书画大家吴湖帆合作的一把紫砂壶,在2010年春拍以1232万元的高价成交;与韩美林合作的“提梁盘壶”,今年春拍也拍出1150万元。

尽管紫砂壶整体收藏投资行情走高,但依然有价值洼地,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陈克涛认为,与顾景舟大师同时代的“紫砂七老”中,蒋蓉、吴云根、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王寅春等人的作品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例如在今年上海秋拍的紫砂壶专场中,吴云根创作的拍品为洋筒壶,壶身刻老人松下品茗,神态安然自得,至纯天珠,刀法爽利,线条遒劲,整个壶在直圆相间中韵味浓厚,起拍价仅5万元。蒋蓉是当代陶都第一位女紫砂工艺大师,被誉为 “花货泰斗”,至纯天珠,其代表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此次走上拍台的蒋蓉作品竹根壶,起拍价为26万元。

此外,在行家眼中,紫砂壶拍卖市场仍有不少“处女地”,比如老壶的板块,老壶中有的名家作品存世量少,还有一些可能不是大名家,但是他的有些作品非常精美,加上岁月温润,成为紫砂壶精品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