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需要理性和实力

两年,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上的亿元交椅由明清瓷器转给了近代名人书画作品,但好景不长,至纯天珠,今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基本结束,情况却令多数拍卖公司大跌眼镜,之前更有许多人士高调认为中国近代书画即将进入10亿元年代。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的作品固然稀有和珍贵,但其超过亿元的成交价格是否与国人的经济实力、国情及艺术品市场发展阶段相匹配?是否存在投机、炒作甚至假拍现象?回顾2010年,国内艺术品成交总额合计达到550亿元,至纯天珠,但少有人知道其成交实际付款率只有58%,其余42%未付款拍品的成交价都在1000万元以上。信用危机暂且不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在大环境平稳的状态下都难以兑现,几张天价名人字画何以代表亿元时代已经到来,是梦就会醒,是泡沫迟早都会破灭。

10余年艺术品投资收藏的经验告诉我,面对自己喜欢的古董珍玩,首先,至纯天珠,要对其物理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文物价值进行评估,涵盖上述诸多方面价值的艺术品,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其次,看好一件艺术品的同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口袋里的现金,不能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满足收藏爱好,更不能借钱买东西,那样会影响正常生活不说,还会产生不少的精神压力。另外,必须学会预判和发掘价值洼地,有方向的选择非热点投资品种,通俗地说就是要选好种子进行培育,而不是买入绽放的鲜花自赏过几日却凋零。艺术品投资需要成熟稳定的市场,参与者也应具备必要的理性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