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金融市场一片萧条,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全球超级富豪在艺术品市场上一掷千金。
今年5月2日,纽约曼哈顿上东区苏富比拍卖行竞拍大厅内热闹非凡,众多竞拍者云集于此,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穿着随意、不拘小节的欧美收藏家与那些衣冠楚楚的中国、日本收藏界人士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大家彼此相互寒暄攀谈,但是双方都在暗中较劲。
这天的拍卖会展出的是现代印象派艺术作品,它们均出自著名绘画艺术家毕加索和马蒂斯之手。首席拍卖师托比厄斯·迈尔兴奋地高声喊道:“现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刹那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中央展台的旋转面板上,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随即映入眼帘。这幅1895年的彩色粉笔画是蒙克创作的四件表达现代愤怒情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业内人士预计,该作品将创造拍卖史上的新纪录。
这幅画的竞拍底价为4000万美元。随后,竞价不断交替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仅有两位买家撤出,而且最终的报价被提高到9900万美元。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场休息后,文玩,一位买家通过莫菲特提出了自己的报价,而迈尔的幽默回答也打破了紧张的氛围,并引起了竞拍者的阵阵笑声。“当然,我这辈子要是能赚到9900万美元也值了。”迈尔说道。
随着竞价一点点地向上浮动,迈尔嘴里再也挤不出一句话。最终,这位首席拍卖师高声宣布:“现在,我将这幅传世名作以创纪录的1.07亿美元的价格售出。”话音未落,他的小槌已拍板确定。
顿时,拍卖大厅内人声鼎沸。加上苏富比拍卖行的佣金支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标者(据报道,这位匿名中标人原来是阿波罗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的亿万富翁莱昂·布莱克)将支付1.199亿美元。结果的确如此,《呐喊》创造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纪录。
不断被刷新的纪录
然而,创纪录的天价数字难以长久维持,因为它们很可能迅速被更高的竞标价取而代之。
两年前,《裸体、绿叶和半身像》曾创下艺术品拍卖史上的天价纪录,这幅帕布罗·毕加索于1932年创作的油画被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1.065亿美元的高价售出。
就在苏富比拍卖行成功竞拍《呐喊》一个星期后,竞争对手佳士得拍卖行再次以3.885亿欧元的总价刷新了战后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其中,马克·罗斯科于1961年创作的《橙、红与黄》以8700万美元的高价开启了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元。
纽约收藏家、艺术品交易商理查德·费根说:“如今,艺术品市场的竞标价格日趋疯狂。1967年,我曾将罗斯科的一幅佳作出售给柏林国家图书馆。这幅画的质量要远远胜过《橙、红与黄》,而当时的成交价也不过2.2万美元。”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确实创造了诸多令人咂舌的惊人纪录,但这些高价拍卖通常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全球经济大幅下滑、金融市场萎靡不振的大环境下,艺术品市场依然十分狂热。在经济萧条期间,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实物型投资产品,例如黄金、石油和艺术品等。不同寻常的是,从未有如此之多的超级富豪涌入艺术品市场,这其中也包括许多来自新兴市场的新贵阶层。
佳士得拍卖行首席执行官斯蒂文·墨菲说:“真正推动艺术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正是基本经济规律。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而艺术品的供给却十分有限,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罗斯科现存的画作十分稀少,但是感兴趣的买家却不在少数。”
艺术品证券化
艺术品价格上涨速度惊人。梅摩全球艺术品指数的数据显示,艺术品2011年竞拍价上升10.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却相对较低。艺术品投资已成为收藏家及其金融顾问们的新宠。过去几年间,投资基金也开始进入艺术品领域,并拓展了相关的基金交易。同时,银行机构也启动了艺术品担保贷款业务。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驻卢森堡投资分析师阿德里亚诺·皮辛纳提·托尔切罗说:“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品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证券化。”
虽然目前艺术品的价格一路高涨,但是艺术收藏品的投资并非高枕无忧,其中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2009年,当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各国时,艺术品拍卖价值暴跌23.5%。墨菲说:“没有人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也许这只是暂时的回落而已。”
如果大型拍卖行可以看作是艺术品交易的股票市场,那么梅摩全球艺术品指数就相当于该市场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梅摩指数是十二年前由纽约大学莱昂纳德-斯特恩商学院梅建平教授和迈克·摩西教授共同创立,它将艺术品交易价格与标准普尔基准价格走势相比较后做出分析预测。
“过去十年间,艺术品交易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收益差距越发明显。”摩西说。在此期间,艺术品市场的综合年收益为7.7%,远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9%。
但是随着部分个体消费者股票收益逐渐超越行业水平,一些艺术品市场交易也水涨船高。过去十年间,大师级作品指数的综合年收益率仅为1.6%,而现代印象派艺术作品的综合年收益却上升了7.7%,战后当代艺术品综合年收益上升12.6%。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逐渐成为各国收藏家青睐的对象,其交易价格在此前的十年间上升了17%。这充分证明了一点,中国艺术作品蕴藏着巨大的升值空间。
然而,任何希望使用梅摩全球艺术品指数的投资者通常需要证明一点,即艺术品的升值空间要远超那些可能会令人失望的股票收益。摩西说:“回顾过去的二十五年,你会发现股票整体收益要胜于艺术品交易。如果时光倒退五十年,你会看到两类资产的整体收益大体相当。”1986至2011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综合年收益为9.3%,艺术品为6.5%。1961年至2011年,股票价格每年上涨9.2%,而艺术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为8.8%。
如今,拍出天价的艺术品未必就能比得上那些蓝筹股企业的股票,例如《呐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创作于1895年的彩色粉笔画的最初报价究竟是多少呢?恐怕没有人能够答得上来。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在同一年到访克劳
德·莫奈的画室,并买下他的《干草垛》或《卢昂大教堂》等名作,那将是何等的幸运,因为它们当时的价格也不过1000美元左右。摩西说:“如果你认为蒙克与莫奈是同等级别的绘画艺术家,那么《呐喊》在1895年的售价也就在1000美元上下,其年收益在10%左右。”当然,艺术品价格近几年才开始迅速上涨,所以其大部分收益产生于最近二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