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 版画收藏日渐抬头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挪威艺术家惑空的个人版画展上,这位在沈阳并不是很出名的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得到了沈阳人的青睐。本次画展的组织者,高地艺术中心的林经理说:“这次只是对沈阳版画市场的一次初探,没想到展出了40幅作品竟然成交了30多幅,版画市场真的升温了。 ”
陈先生参观了这次画展。他告诉记者,在这次画展上,他的收获非常大,因为他一次就买到了7幅比较喜爱的版画作品。陈先生告诉记者:“我买这么多版画首先就是因为我自己对艺术感兴趣,参观画展时通过了解情况知道这是个很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算是大师级的吧。而且便宜点的作品价格仅在1万元左右,我觉得比较而言还是艺术品里比较便宜的,所以我一下就买了7幅。我觉着这个肯定能升值。 ”
另一个买了6幅版画的杨先生则表示,他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和艺术圈子很近,所以对一些比较前卫的艺术作品很敏感,一接触到这些作品之后,他就觉得很有必要买下它们,因为自己需要这些版画,所以他才花了七八万块钱买了6幅版画。
据林经理介绍,这次画展上的版画买家一般都不会只买一幅作品,一般都是3幅或5幅。他认为这次画展成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版画的魅力很大,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不论画家的声望,只是从版画本身来看,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些版画很漂亮,很值得收藏。不但能收藏升值,挂到墙上也会立刻提升室内装饰的品位。
据了解,在很多的版画买家中这次他们买版画的目的也不都是为了收藏升值,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喜欢,很多人都是将版画买回去摆在外面当成装饰,并不是收藏在仓库里等着升值。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版画的艺术感还是很强的。
林经理说:“由于这次画展的定位算是比较高端,所以参加者大部分都是有些经济实力的商人,或者说是带有文化气息的儒商。他们很多都有这样的心态,受过很多与艺术相关气息的熏陶,或有一些搞艺术的朋友,对于艺术和收藏有些了解。但在‘有钱人’中这些人还是极少数,原来我们办画展的初衷是想和这些人进行交流,逐渐培养这些人的兴趣,然后慢慢打开市场,只是比较意外的是大家对版画竟然这么热情,所以这也让我对未来的版画市场有了更大的信心。 ”
据林经理介绍,当前这种层次的消费虽然不具普遍性,但是对于培育市场还是有好处的。不仅仅是在沈阳,其实在一两年前版画在国内就有升温的迹象了。
林经理说:“五六年前的时候,版画还是无人问津的,当时油画市场好,所以我们都在做油画的生意,大概是在2010年,北京等地的版画交易有了升温的迹象,我们也开始做版画了,现在想逐渐把这个规模扩大,就来到了沈阳想办个画展试试。从高端市场开始,然后逐渐面向大众,通过版画物美价廉的特点来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接触到它。 ”
“国货”鉴赏和收藏先从“脸熟”开始
一幅外国名家的真迹版画花1万元就能买到,文玩,人们可能会觉得“版画并不贵嘛”,可是,如果你想买一幅国内名家的版画,文玩,这个价钱就很难买到了,因为国内名家的版画价格比许多国外艺术家的更贵。
据介绍,在版画市场上,国人比较认的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本土艺术家的作品。
林经理说:“版画市场好了起来之后,国际上一些版画家的作品也在国内展出过多次,但是价格也都不及国内艺术家的作品,不是说国外的水品低,而是因为好像我们国内的市场现在还不认那些‘洋货’。”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刘天舒告诉记者:“虽然国外的版画名家众多,但是国内版画市场更认‘国货’,当代国内书画界很多有名艺术家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版画作品,虽然他们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油画、国画等作品享誉艺术领域,但是他们的版画作品一样会受到市场的追逐,常常是一件难求。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介绍,因为版画是最近才在国内市场得到人们关注的,所以虽然国外的名家很多,但是在中国可能都还得不到人们认可。但是如果一说国内哪个画家有名,那么稍微懂点的人都知道谁的作品好。所以当版画市场升温时,买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内的哪个名家会不会也有版画作品呢?尽管这个名家是因为油画而著名的,但是如果发现有了他的版画作品出现,也一定会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也就导致了他们的版画作品价格居高不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如果要自己的作品价格高,首先还是要打响知名度。
据刘天舒介绍,现在国内版画市场价格较高的作品里面,很多都是出自一些老艺术家之手。像李华先生的作品是6.5万元一张,古元先生的作品也是6.5万元一张,但是他们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出名了。
与国画等其他艺术品不同,能在我国版画市场上交易的国内名家的版画,多说不过百年,所以还有很多作品的艺术价值未被足够重视,其市场潜力和升值空间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刘天舒告诉记者,在鲁迅美术学院就有这样一位名叫孙常非的老先生,他曾在上世纪50年代刻了一批版画,但是后来因为改教其他课程就没有再刻版画,直到他去世五六年之后,人们突然关注起了其版画作品的巨大艺术价值,不但其中的200多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的展览,还被中国美术馆大量收藏。
如此多的版画佳作能在埋没50多年之后被人们发现,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版画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不过,版画这种艺术想要真正被人接受和认识还需要一个艺术的普及过程,我国美术界也一直为之不断地进行着尝试。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徐宝中就曾参加过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美术进万家采风活动。在2011年,在定期进行的采风活动中,他就被邀请到贵州进行版画创作,然后把版画作品留给当地。由于版画可以大量印刷,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创作的一件版画作品可以被印成很多幅,而同样时间创作的油画、国画等只是一件。从这个角度上讲,版画的普及性还是不可忽视的。这种文化推广作用也是十分有效的。
展览期间,惑空的一幅画着马头的版画上面点了4个红点,工作人员小杨告诉记者和其他参观者:“做过标记的作品都是卖出去了的作品,这幅版画已经卖出去4张了。 ”
“如果这是油画,别人就没机会再买了,可版画不同,同一幅版画作品会印出一定的批量,然后再毁版。 ”看到一些参观者不解的神情,她进一步解释说,“这也就是我们能以这么低的价钱买到名家的原作原因所在了,它是由版画的创作特点所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