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甚至被誉为液体黄金

收益诱人 白酒类理财走俏

今年股市、债市、基金等传统投资渠道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这几年我国白酒市场一片繁荣,高端白酒甚至被誉为“液体黄金”,其投资理财功能被不断放大。

尽管今年高端白酒价格有所回调,但白酒上市公司出色的业绩表现,使得一些机构仍然无法割舍开发酒类理财产品的商机。2012年,白酒类理财产品的推出依然热度不减,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多款白酒理财产品。

这些属于另类投资的白酒类理财产品往往打出高收益的旗号,因而受到投资者的热捧,产品一经推出短时间内就会被认购一空。

除了银行和信托公司热衷于开发各类夺人眼球的白酒类理财产品外,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又兴起了一股酒类交易所的热潮。它们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各类“纸白酒”投资产品,将白酒像股票一样进行交易。投资者既可以进行虚拟交易,也可以要求实物交割。

不再疯涨 理财市场不买账

白酒类理财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事实上大背景是这几年高端白酒市场的牛气冲天。不仅价格一路疯涨,而且供货更是“一瓶难求”。不过今年3月份开始,在经济增速放缓、“三公消费限制、产能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样的疯狂盛宴已经慢慢消散。以一斤装53度飞天茅台为例,春节时2000多元的价格现在已经跌至1600元左右,足足掉价了三成。

就在不少经销商期许接下来的元旦、春节销售旺季能有所起色的时候,11月初,白酒塑化剂风波凶猛来袭,这无疑给白酒行业沉重一击。

白酒行业景气度下行,这也少给白酒类理财市场蒙上一层阴影。“若塑化剂事件的影响持续发酵,那么挂钩酒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及,文玩,这种行业风险的爆发,会使银行减少发行该类产品。”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说。

过度金融化 助推投资泡沫

专家认为,无论是白酒理财产品亦或是“纸白酒”,无疑都为投资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不过白酒的最终功能毕竟是消费,酒瓶子上过度地披上金融的外衣,贵州文玩,难免会助推行业泡沫。并且国内对于白酒理财等另类投资还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因此这类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也更高,这是需要警惕的。

曾经在上海华致酒行从事多年营销工作的苗春说:“法国红酒的生产和评级是有立法保证的,在勘验好的田亩数中产量需经过核报,至纯天珠,不能随意增产,这保证了供需和品质目前在我国,你刚出一瓶50年的年份酒,厂家又会为其他经销商出一批同类的酒。怎样判定流通量?怎样确定增值性?”

普益财富认为,对投资者而言,标的酒品的价格变动风险和酒企的经营风险是需要注意的两大风险,因为酒类理财产品多为期酒产品,投资者如果打算提酒,则对酒和酒企都要有一定了解;如果希望获得固定收益,则需要了解该酒企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