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高性价比优质核心资产的布局策略

  9月份,市场出现探底回升走势,反弹的背后是积极因素的不断积累。即将到来的十月是否值得期待?本期特邀请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德伦,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和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进行分析。

  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中国证券报:9月份A股出现探底回升走势,市场存在哪些积极因素支撑反弹?

  张夏:第一,政策逐渐转暖,进入九月份后,政府对于消费科技等领域的政策逐步增多,包括研发支出抵扣比例提高、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措施均相继落地。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利好。

  第二外资流入不断增加。伴随着MSCI正式纳入A股,外资配置A股的比重不断提高。MSCI指数建议自2019年开始将A股大盘指数权重因子提升至20%,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如此一来不仅有更多长线增量资金流入A股,也将会继续提高A股在全球的关注度。

  第三,A股自身业绩相对稳定,文玩,估值处在历史最低区间。

  王德伦:可以分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分析当前A股市场存在的积极因素。

  从国内来看存在政策趋暖和估值低优势两方面积极因素。一方面是政策渐渐趋暖,后续还存在改革开放40周年带来的新一轮政策改革预期;另一方面,A股估值低优势凸显,目前全部A股市盈率13.81倍,明显低于其2000年以来的历史均值24.7倍,市净率为1.64倍,明显低于其2000年以来的历史均值2.95倍。

  外部也存积极因素,外资持续流入A股。随着A股纳入全球资金配置的重要参考指数,增量海外资金加入A股市场可期

  王君:10月份A股市场阶段性企稳可以期待。一方面,在“稳杠杆、再平衡”的政策基调下,当前处于库存周期下行过程中的缓和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需求和流动性边际改善,价格剪刀差回落放缓,信用利差缺口开始收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降低。另一方面,前期影响市场的利空因素逐步衰竭。不确定因素仍在,但风险在降低,对市场的影响在减弱。美联储加息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在走弱,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在打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决定本轮市场反弹成色的核心因素是增量资金入市。既包括进一步金融开放:MSCI扩容,富时罗素纳入A股,沪伦通等带来的外资增量资金;也包括国内机构加仓等季节性效应。利空的衰竭与利好的累积指向10月A股市场“赚钱效应”不减,是年内非常好的反弹窗口。

  外资持续流入改变投资逻辑

  中国证券报:外资的流入将在哪些方面影响市场?

  王德伦:外资的流入将在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影响A股市场。短期影响体现在改善市场情绪和市场流动性上。2018年以来A股市场在内部去杠杆,外部因素扰动下表现低迷,但是外资在全球资产配置驱动下持续看好A股市场,资金持续流入A股,这直接改善市场情绪,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而且在市场交易规模逐渐萎缩的环境下成为改善市场流动性的重要积极因素。长期影响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直接促进A股国际化进程。目前海外资金在A股的持股占比已经接近了公募基金,成为了A股的新力量,极大促进了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融合;其次,推动A股市场投资结构从“机构-散户”发展到“内部机构-海外机构-散户”的变化。提高市场机构化程度,促进市场博弈格局转变,交易风格从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博弈逐渐转向机构和机构之间的博弈;最后,在市场化监管理念下,外资的不断流入会激励监管层推出更完善、更成熟的监管制度。

  投资者可以从外资投向上借鉴长线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投资高性价比优质核心资产的布局策略。外资往往基于价值投资理念投资新兴市场核心资产来获取长期超额收益,外资投资台积电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因此中国投资者应该学习外资基于“放长线”的价值投资理念,投资高性价比核心资产的布局策略来“钓大鱼”,把握中国核心资产带来的长期投资回报。

  张夏:外资持续流入,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A股成功入富,将给A股继续带来近千亿增量资金,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第二,外资大规模流入有利于提振低迷的市场情绪,助力A股市场反弹;第三,外资重仓的金融、消费行业及各行业龙头有望继续受益,随着外资流入规模扩大,这些优质龙头的筹码会不断向外资集中;第四,从长期来看,外资将改善A股的投资者结构,带动价值投资回归并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率。目前A股投资者仍是以散户和一般法人为主的格局,外资持A股比例在近一年持续提升,截至2018年6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规模达1.28万亿元,占同期A股流通股市值的比例高达3.18%,长期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得到壮大。同时外资作为价值投资者,其持股相对稳定,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率。

  对投资者而言,可以参考外资的“精选龙头,兼顾价值与成长”策略,着重配置行业龙头。

  王君:入富的意义与入摩类似,外资涌入已成为A股市场边际上的重要投资者,影响力连续提升,促使A股市场波动率、换手率得到一定收敛,国际联动性也在加强。

  从行业配置来看,外资投资者整体风格上趋同,青睐低估值且具备成长性的蓝筹股,关注基本面和中长期的发展。今年以来,北上资金重点布局仍在以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大消费龙头,因此,即使是备受外资青睐的消费板块,也需要根据利润良莠进行区分。

  随着外资的进入,A股的投资逻辑开始出现转变,由以往重题材炒作转向了重业绩看发展,深度挖掘上市公司基本面,这也将是未来A股长期发展的方向。

  十月行情可期

  中国证券报:十月行情是否值得期待?

  王君:就10月份而言,政策托底、信贷环境修复、企业盈利阶段性企稳,龙头企业的资金压力得到舒缓,这些积极因素的累积效应有利于市场指数估值修复。从资金博弈的角度看,四季度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加仓和反转效应。行业配置方面,稳健与成长平衡的配置思路应当坚守,关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匹配建议关注受益于政策对冲,估值较低的周期行业,银行、钢铁、建筑建材性价比高;另一方面,建议关注ROE增长更具稳定性的计算机和核心军品行业。从风格因子的角度看,7月以来的市场变化仍会主导10月行情。价值、低估值、高贝塔、大市值因子优势延续。从专题研究角度出发,在财政发力预期之下,制造业增值税结构性减税预期以及基建产业链潜在机会最大;中长期在政策转向科技立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龙头在改革开放40周年关口迎来从大基金到结构性税收优惠在内的诸多措施的支持,至纯天珠,以自主可控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料将是秋季反弹过程之中弹性最大的领域。

  张夏:10月份市场有望延续反弹趋势。风险阶段性落地,政策逐渐转暖,外部风险落地,风险偏好边际改善。

  主要的思路有两个,首选大众消费龙头。配置理由在于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