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有待成熟

东莞第二届收藏文化联展已经落幕,联展内容中新增加了艺术品拍卖项目。但参加此次拍卖的97件书画类作品,仅成交近六成,101件文房轻工类藏品成交仅两成,老印章成交数更是为零。2009年,至纯天珠艺术品拍卖网相继出现,启动了东莞市艺术品拍卖市场。但经过两年发展,东莞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待成熟

艺术品拍卖市场仍需培育

到今年为止,东莞市收藏家协会已经创办了15年,然而,东莞在艺术品拍卖方面却发展缓慢。

在2009年之前,东莞本地的拍卖公司就曾尝试艺术品拍卖。同时,广州、深圳等地的拍卖公司也曾来莞举办艺术品拍卖活动,但是两者都收效甚微,艺术品拍卖成交并不理想。

2009年后,东莞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提倡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加大了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东莞市的文化艺术机构也越来越多。从政府到民间,整个社会意识的转向让艺术品收藏在东莞日渐火热,随之而来的艺术品拍卖业也起步发展。

东莞市某拍卖公司人士表示,艺术品拍卖公司创办初期,前三年属于摸索期。拍卖行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各方面培养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为信誉是一个艺术品拍卖公司长存的支柱,东莞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还需要培育。

藏家钟情于外围“扫货”

拍卖行是一个艺术品交易的平台,对于藏友来说,拍卖是扩展收藏的良好渠道。东莞藏友多前往广州、北京、深圳及香港“扫货”。

正如东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黄锡龄所说:“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参加拍卖会是一定的。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东莞藏友一般会选择广州、深圳香港地区,那些信誉高、藏品质量比较好、令人放心的大型拍卖行。”

对于东莞的艺术拍卖行,黄锡龄表示,至纯天珠,东莞市拍卖行经营艺术品拍卖的不多,大多数拍卖行业务繁杂,主要从事房产等不动资产拍卖。虽然有几个大型拍卖公司曾与广州合作进行艺术品拍卖,但是由于艺术品拍卖涉及的领域比较专业,需要专业的业务团队,从而制约了这几家拍卖行在艺术品拍卖方面的发展,再加上东莞独特的地理优势,毗邻广州、深圳,而且往返港澳便利,使得许多藏家更钟情于这些地方的拍卖行。

近年来,东莞的艺术品收藏人数不断增加,东莞市民对收藏品的鉴赏水平也逐渐提高,这就使得东莞藏友对艺术品的要求日渐提高。而如今,东莞仅有的两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由于发展时间短,还没有在业内建立起稳固的品牌,从而无法拥有质量上乘的拍品来源以及固定的买家,使得本土艺术品拍卖成交不理想。

诚信是艺术品拍卖的根本

“‘品位、眼光、胸襟’是艺术品拍卖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这些足以提高整个艺术品拍卖会层次。”东莞市旗峰山博物馆馆长王跃庆说,一个艺术拍卖公司的成功是环环相扣的,优质的拍品才能吸引有实力的藏家,有实力的藏家才可保证良好的成交率,而良好的成交率则更容易吸引优质的拍品上门,从而形成艺术拍卖的良性循环。但是新生的拍卖公司,由于团队建设和资金等问题,往往无法取得“上家、下家”的信任,就无法进入良性循环链条中。

对此,东莞市收藏家协会黄锡龄说,东莞本土艺术品拍卖行要做好,首先要以诚信为本,打好自己的品牌,做好服务,,稳固艺术品收藏的业务团队,从艺术品的鉴赏、定价、拍卖等环节建立信任度高的品牌效应。

古今瑰宝艺术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徐建华也表示,艺术品拍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收藏底蕴上,做好艺术拍卖的前提是做好收藏培训,整个社会收藏的水平提高了收藏的氛围更好了才可能进一步推动艺术拍卖市场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