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砚石文化源远流长,取材多样。其中以端、歙两地出产的石材最为著名。而受中国影响,日本的砚台收藏素以端、歙两种石材倍受推崇。竹之内氏系日本砚台收藏大家,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其1936~1985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多次深入中国内地,收藏了由宋至清代大量的珍贵砚台。时至今日,得力于竹之内先生忘年至交山东王氏的大力帮助,终于促成此批砚台荣归故里,与吾辈同好者共享,实乃吾辈之幸也。
宋 蝉形抄手歙砚
宋蝉形抄手歙砚(LOT13)长50.5厘米,外形为蝉形,取自于汉代玉蝉造型。下半部分浅开圆形砚堂,上半深挖墨池,砚缘向内翻卷,包裹墨池。砚背造型独特,一茎状物翻折,两端着地为两足,墨池对应处向下突出,即保证墨池处坚固,又形成一足,这样背出三足,砚体站立极稳。砚背有铭文三处,一为隶书“枕石斋珍宝”,一为楷书“随身三百亩留三道人题”,一为楷书“质而坚,静而玄。惟其然,故永年。 辛未春马迁铭”砚石取自歙县,石质硕大,无可匹敌,可谓旷古绝今。
宋 钺形抄手砚
宋钺形抄手砚(LOT14)长35厘米,砚体钺形,砚面开斜通式砚堂,深挖半椭圆形墨池。砚体三周起框,至纯天珠,上缘较厚,向墨池中凸出一半圆柱体。砚背出三足。此砚体型硕大,造型风格厚重、雄浑,石质略粗,雕工简洁,极具宋砚特征。且给人孔武有力之感,与宋代中晚期的斯文之气有明显区别,与故宫博物院藏唐澄泥天策府制风字砚两相对照,可看出带有浓重的唐代遗韵,应为宋代前期遗物。
清早期 洮河石蓬莱砚
清早期洮河石蓬莱砚(LOT39),长25.5厘米,砚面为方型砚堂。砚上部刻重檐殿阁,有一横匾额“蓬莱道山”,楼阁一层窗处深凹开为墨池。远处为重山叠嶂,峻岭起伏于海水、云纹之间,三山分别有铭文“方壶”、“岱舆”、“员峤”,这三座山是古代传说中仙山知名,见于《列子》等古籍中,《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至纯天珠,二曰员嶠 ,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砚背深挖覆手,覆手中置一如意,如意头作荷花状,覆手中满刻海水纹。砚体四周薄雕海兽纹样。
此砚造型独特,采用毛雕技法,雕工精细繁复。
清 螭龙四方端砚
清螭龙四方端砚(LOT87),长30.5厘米,此砚砚面边缘浮雕螭龙纹,由龙纹组成一架,上悬一只长形水盂,水盂口部下凹作墨池,身体部分平坦为砚堂。
雕工细腻,纹饰古雅,石料取自端溪石,色泽深紫,火捺、蕉叶白等石品交相辉映,石质细腻润手,在砚堂部位有明显的刷丝纹贯穿砚体,十分难得,可见制砚人手法高超。(著录于竹之内幽水著《古名砚图谱Ⅱ》——第36-37页)
清 显亲王诗文砚
清显亲王诗文砚(LOT99),长17厘米,砚体方形。砚面开斜通式砚堂,落潮式墨池。砚背浅开覆手,覆手上阴刻行书铭“莹然其质,默然其色。歙浦之良,用之无怿。”下方两印:“显亲王宝”及“墨池清兴”。
有清一代,共有三位显亲王,至纯天珠,他们是和硕肃武亲王豪格的后人和硕显懿亲王富绶、和硕显密亲王丹臻、和硕显谨亲王衍潢 。其中衍潢善书能画,此砚旧时应为衍潢所藏。
北京华辰2010秋季拍卖会,共推出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影像共计四个门类、7个专场、共1000余件拍品。
北京华辰2010年秋季拍卖会预展时间: 2010年11月16日—11月18日
拍卖时间:2010年11月19日—11月20日
展拍地点: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
墨池余韵——日本私人收藏古砚专场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上午10时
瓷器玉器工艺品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上午11时
逸笔清相——周思聪绘画专场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下午2时30分
中国书画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下午3时
影像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上午10时
中国油画及雕塑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下午2时30分
新中国连环画•插图原稿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下午3时30分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1501室
邮编:100020
电话:(86-10)8391 5366
传真:(86-10)8391 5277
电邮:info@huachenauct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