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2010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今年秋拍,翰海将推出“行愿之缘—金铜佛像专场”、“清皇气度—清代宫廷模式藏传佛教造像”两个佛像专场,共推出165件拍品,总标的超过1亿人民币。
行愿之缘—金铜佛像
“行愿之缘—金铜佛像”专场是翰海近几年来一直推出的金铜佛像专场,集合了西藏、内地、尼泊尔、印度等不同地区各时期代表性的宗教艺术作品,共145件拍品,总标的逾6000万人民币。
十四世纪 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造像
西藏及内地汉藏风格造像仍是金铜佛像专场的主流拍品。本场第2797号拍品最大的亮点是一件出自西藏地区的“十四世纪 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造像”,估价400至500万。造像通体鎏金,金水亮丽悦目,工艺更是精美绝伦,体型高达75.5厘米,像这样如此高大精美的造像,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罕见。造像身材壮硕有力,胸臂浑圆结实,挺拔佛岸,强烈的内在力度通过轻薄透剔的袈裟彰显无遗,具有鲜明的元代造像的艺术风尚。衣饰的表现手法,依稀可见印度笈多时代萨尔那特式佛像的遗风,但体型已不同于印度佛像,雕塑技艺洗练简洁,使佛像洋溢着充沛的活力,达到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整体造像红铜铸造,用材讲究,工艺精湛,体型高大,是西藏本土艺术吸取汉地、尼泊尔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佳作。
本场第2813号拍品 “明代 铜鎏金千手观音像”,估价280至350万,是一件典型的明代内地汉藏风格造像作品。体型高达67公分,非常少见,造像神态庄严肃穆,造型比例匀称,结构严谨合理,工艺细腻精湛,装饰娴熟精炼,应为明代中晚期皇家寺院或大型寺庙所供奉。明代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到了嘉靖时期,又回到了汉传佛教艺术风格的道路之上,然而受藏传造像影响的部分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融合一体,使内地汉藏风格造像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尊造像就是明中晚期内地汉藏风格佛教造像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代表。
本场第2799号拍品“十四世纪 尼泊尔 铜鎏金四臂观音造像”,估价480至550万。造像红铜铸造,采用多处分体浇铸而成,铸造工艺精湛,结构比例准确,完全符合量度经造像标准,显现出当时工匠卓越的制作水平。造像高64.5公分,像这样如此体型高大,工艺水平卓越,装饰手法精美的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中很难见到,绝对属于博物馆级的宗教雕塑作品。
九世纪 黄琍玛宝冠释迦牟尼造像
本场图录的封面第2843号拍品也是本场的另一个亮点是一件来自克什米尔地区的“九世纪 黄琍玛宝冠释迦牟尼造像”,高26公分,估价300至380万,属于高古造像精品中的极品。克什米尔造像主要出现于九至十一世纪,存世量很少,高品质的作品更为罕见。造像的铜质采用一种特殊的合金铸铜,我们称之为“黄琍玛”,是用黄铜(copper)混合锌(zinc)、金等其他微量而成,使得佛像有一种不用鎏金就能达到明黄润泽的特殊效果。再加上造像的眼睛嵌银、嘴唇嵌红铜,使得他与观者正面情感交流的产生震撼效果。克什米尔造像总体上以稳定的形体把握佛菩萨造像的庄严感,但着意表现人物形体的细节,这尊金铜佛面部细致入微的刻画,五官之间棱角分明但过渡自然极具肌肤质感,跏趺座的佛趾饱满生动,手背的皮肤似乎触手可掬,使得铸造的金铜佛像鲜活欲出。
本场第2840号拍品“十一世纪 莲花手观音立像”,也是属于克什米尔文化体系中高品质造像。造像身体健壮修长,胸部和臀部宽实,腰部略收,以此表现腰胯部分丰腴的肉感。眼睛嵌银,嘴唇嵌铜,做工精细,为克什米尔风格造像常用的装饰手法。造像璎珞坠嵌硕大绿松石,是藏区造像常用的装饰手法。像采用黄璃玛铸造,质地光润,色泽古朴,给人一种典雅大方的感觉。整体造像完美的艺术造型,华丽的装饰手法,古朴典雅的色泽,把藏民族文化与克什米尔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造型高达46公分,估价550至 650万(曾出现于翰海2007年秋拍,当时以565.6万的高价成交)。
中原地区造像中,我们还推出了几件高品质博物馆级造像作品。其中本场第2817号拍品是一件“明天启时期 青铜王灵官造像”,估价150至180万。造像高130公分,体重达300多公斤,是目前国内拍卖市场出现的唯一的王灵官铜像,也是目前所知最大的王灵官铜造像,原是欧洲私人收藏。在这尊造像的背面刻有清晰的铭文,明确记录了该造像的铸造时间及地点,根据铭文得知,该王灵官铜像原立于山西长治地区的玄帝阁,系该阁住持道人闭圜募捐善款铸造,天启四年(1624)三月四日,另一住持道人王葆钧刻此铭文以纪其事。我们曾在09年春拍中拍过一尊明代道教青龙护法神立像,最终以2576万成交,创造了当年宗教艺术造像最高纪录。中国古代王灵官造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道教护法神将,是道教传统艺术形象的重要品种,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神灵之一。在明清时期道教宫观的山门里,人们见到的第一座神像,往往即是王灵官的造像,他通常是用来镇山门的。这件王灵官造像,形体硕大,制作精细,刻划入微,内含张力,极具艺术欣赏价值,亦由于其镌刻铭文和非常罕见的独有性,又为现代人研究王灵官神像和中国古代道教造像,提供一份重要学术资料。这是一件收藏价值很高的古代道教艺术品。
第2818号拍品“明代 木雕狮吼观音造像”,高135公分,由欧洲贵族于上世纪20年代收藏,并一直保存在大型城堡之中,是一件非常典型的明代中原木雕造像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估价150至180万。造像全身皆饰彩绘,雕刻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此类大型木雕观音以宋代为多,至清一代,大型的木雕观音较少。此观音像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堪称木雕观音像中的上乘佳作。
清皇气度-清代宫廷模式藏传佛教造像
“清皇气度—清代宫廷模式藏传佛教造像”专场是今秋佛像专场的最大亮点。佛教艺术专题性的拍卖,是翰海自2006年秋拍以来,一直所推出的拍卖项目。 2006年秋拍我们推出了以明代永宣宫廷造像为主题的《永乐气象—明代永宣宫廷造像专场》;2008年秋拍又推出了以汉传佛教艺造像艺术为主题的《大势至 —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2009年春推出了以随身佛造像艺术为主题的《怀抱浮图-随身佛》专场;秋季又推出了佛教艺术各时期各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高精端、高品质的艺术作品的《上善若水》专场。这些专题性拍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海内外藏家的一直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