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由于其独特的背景及高贵的“皇家血统”,清代以来就一直是珐琅彩瓷精品的拍卖交易一直以香港华私收藏的珐琅彩瓷,一部分是清代瓷器藏家们梦寐以求之物。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直高居不下。2011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玫茵堂珍藏——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且估价1.8亿港元,成为历来拍卖估价最高的瓷器,一时间成业内瞩目焦点。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
2011年3月12日,香港蘇富比春拍预展在北京瑞吉酒店(原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举行,《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专场过半数拍品亮相北京,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更是备受藏家关注。
预展现场
“玫茵堂珍藏”始集于上世纪,经逾50年之久荟萃而成,以其艺臻技絶的御制瓷器举世闻名,为史上最精炼的私人御制瓷器收藏之一。“玫茵堂”主人曾与香港及伦敦古董收藏者仇炎之、埃斯肯纳茨切磋交流,并以收藏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而著称。此名藏囊括了由 14 至 18 世纪各重要朝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藏瓷。
香港蘇富比中国艺术部主管仇国仕
据介绍,《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专场将于4月7日晚间举行,共呈献近 80件稀世瑰宝,总估价高达7 亿1,000 万至10 亿7,000 万港元。
《大清康熙年制》底款 清康熙 豇豆红釉水盂瓶尊七件套组
此次预展珍品跨越元、明、清三朝,除大家关注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外,文玩,估价5000至7000万港元的《大清康熙年制》底款 清康熙 豇豆红釉水盂瓶尊七件套组也值得关注。豇豆红釉以其类似豇豆皮的丰润色泽而得名,因仿若美人面颊的娇艳殷红也有“桃红片”和“美人醉”的别称,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因而备受藏家追捧。传世的豇豆红以小件居多,如印盒、尊、柳叶瓶、菊瓣瓶等,其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官窑款,主要是康熙宫廷所用的文房用具。雍正时期烧制的豇豆红颜色灰暗,都属不成功之作,故雍正之后不再烧制。由于其烧成困难,,从创烧到停烧时间短,且又是康熙宫廷御用品,故而流传下来的器物很少,成为高温铜红釉瓷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此套组完整,色泽均匀,至纯天珠,难能可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