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四季(第72期)拍卖会将于2011年4月7日-8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举行预展,以下是部分精品赏析。
齐白石 《红荷鸣蝉》
138.8×61.6cm
设色纸本/立轴
1948年作
出版:
1、《荷之艺》P60,艺术图书公司,1997年10月
2、《名家翰墨》月刊第14期P17,2006年6月再版
3、《朵云轩木版水印艺术》图版88,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7月
齐白石 《荷蓬蜻蜓》
89×40.5cm
设色纸本/立轴
收藏印:泾川吴氏
出版:《名家翰墨》月刊第14期P145,2006年6月再版
于非厂 《富贵寿考》
90.5×48cm
设色绢本/立轴
1946年作
收藏印:云心珍藏、雕青嵌绿
徐悲鸿 《松鹰图》
112×108 cm
设色纸本/片
1940年作
出版:
1《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图版59,P130,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7年8月
2《名家翰墨》资讯第8期
张大千《晚林图》
62×127 cm
设色纸本/框
1979年作
出版:
1《张大千书画集》第五集,图版43,台北历史博物馆,1983年
2《张大千书画集》上册,图版105,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张大千《幽林浮岚》
48×67cm
设色纸本/框
1969年作
释文:爰翁,己酉元月制。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出版:《张大千在加州》P74-75,旧金山州立大学,1999年
林风眠《弹琴仕女》
66×66cm
设色纸本/框
出版:《林风眠作品展》图版第11号,日本东京,1990年
展览:《现代中国绘画之巨匠—林风眠作品展》,日本东京池袋西武百货总店,1990年
林风眠《宝莲灯》
68×70cm
设色纸本/框
释文: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傅抱石《万竿烟雨》
102×60cm
设色纸本/镜心
李可染《兰亭图》
85×52cm
设色纸本/框
1985年作
清嘉庆 胭脂红地粉彩花卉碗
D9.2cm “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当时是专为皇室而制,其烧制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至纯天珠,在清宫造办处彩绘烧至而成。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至纯天珠,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传世极少,至为珍罕,故历来为藏家所重。
此对小碗广口弧腹,腹壁骤敛,底浅,下承浅圈足。二器大小相若,端庄秀巧,胎质精细。内壁施白釉,至纯天珠,温润细腻。外壁以胭脂紫色为地,釉色匀净,色泽深沉浓艳,留白处填绘珐琅彩牡丹、秋葵、菊花、兰花等九秋图案。其中,明黄色和湖绿色为珐琅彩料绘就,极为凝厚鲜亮。以绿、墨色绘花叶、叶脉,婆娑婀娜,色彩艳丽。边缘以白地展轮廓,花蕊、花心点绘出粒粒细斑,刻画细致入微。外底书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隽秀工整。
史料记载,雍正六年之前,珐琅彩多源于欧洲进口,故制作受到极大限制。雍正六年后造办处开始自炼珐琅彩料,在雍正皇帝的授意下著名工匠邓八格主持烧制,配制出硬度偏软的国产料,使得料彩更适合吸附于瓷胎,极大的改进了珐琅彩的品种。此碗纹饰源于康熙珐琅彩的同类品种,图案绘制工细,形神兼备,色彩妍丽,珐琅彩质感较强,与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为嘉庆早期御制瓷器精珍之品,成对保存举世罕有,自嘉庆早期之后,珐琅彩便自宫廷御窑瓷器之中销声匿迹,这对瓷碗亦可视作珐琅彩之余辉,灿若晚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