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其后期隶书明显受清代名家伊秉绶、桂馥影响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2 10:25 我要评论( )

经筹备数年,日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 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中重磅推出凝望百年政坛、文坛、艺坛名人翰墨留韵专场拍卖。本场搜罗了125件清末民初,时代风云人物之书法、信札、绘画。拍品分为三大主轴,政坛、文坛、艺坛三个版块共治一炉,以

经筹备数年,日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 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中重磅推出“凝望百年——政坛、文坛、艺坛名人翰墨留韵专场拍卖。本场搜罗了125件清末民初,时代风云人物之书法、信札、绘画。拍品分为三大主轴,政坛、文坛、艺坛三个版块共治一炉,以翰墨丹青侧写这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其中,不乏传世甚少如蔡锷、陈独秀、白崇禧等珍稀之作,以及胡适、于右任等之精彩作品。康有为《致仲周仁兄对联》、孙中山《致祉英先生“博爱”》横幅、黎元洪《致韬甫君行书七言联》、陈独秀《致黄娜先生行书》、蒋中正《楷书》、冯玉祥《致伯端先生隶书七言联》、蔡鄂《行书五言联》、黄兴《行书“对酒当歌”》、阎锡山《致赞良先生行书龙门对》、汪兆铭《致润章行书七言联》、于右任六屏《致斌卿草书正气歌》、张群和白崇禧为何遂先生六十岁寿庆所作《行书中堂》、《楷书龙门对》,陈立夫书法手卷,袁克文《隶书四言联》、胡适《行书四条屏》、蔡元培《致志鹏先生行书七言诗》、钱穆《行书》条幅、李叔同《楷书五言联》、齐白石《篆书五言联》、张大千《致林语堂信札》二通等,均非常值得期待。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三地都高规格举办不少纪念活动,“辛亥百年”不仅仅对于全球华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全世界而言,这也牵动、改变了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都是意义重大。清中期后的锁国政策,让中国与改变西方近代史的工业革命脱勾,仍旧停留在千年如一日的农业社会,丧失了国家竞争力,鸦片战争后成为西方列强的俎上之肉,“丧权辱国”的200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页,也摧毁了中国传统价值和国人自信心。百年前革命先烈用理想与鲜血,唤醒了饱受列强鲸吞蚕食的中国,从广州起义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推翻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帝国,从此走向共和,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帝国结束,动荡纷乱未平,各种政治势力的扩张消长,战祸不断,西方思想撞击着传统儒学,孕育开花。“辛亥百年”在中国的近代史是极重要的历史关键,百年虽然沧桑,但这是最充满希望的年代,诚如万青力先生曾说,这段期间“并非是衰落的百年”,而是东西文化交融碰撞、国家存亡浴血重生,在崩裂中,新的力量悄然成长,新的观念同时也在萌发壮大,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可以说,中国如今的崛起,就奠基在这惊涛骇浪的百年。

政治上,千年帝制终结,民国成立,到军阀割据、北伐、抗日,一页页历史,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文化层面上,西风东渐,西方文明科学带给中国更多的冲击与进步,多少菁英带领中国前进走向昌明;艺术上,更是人文荟萃,新的观念让二十世纪的中国艺坛加入了中西交融的色彩,更有着别于传统的新风貌。在如此一个巨大时代里,个人的理想与热望,欢喜与悲伤,爱与憎,苦与乐,都变的何其渺小,但这渺小却又凝聚成多大的力量,足以惊天撼地,动摇山岳。我们仰望这个沸腾的时代,由衷的景仰,由衷的敬佩,也由衷的赞叹,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物有着我们所欠缺的,那么的才华洋溢、那么的文韬武略、那么的热情勇气,更有一份崇高的理想与热望,对国家民族的大爱。时代赋予他们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创造了生命的律动,如此的淋漓尽致,各领风骚。正因如此,这百年风云人物我们难以定位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向,而这正是我们遥望这时代,最富戏剧般魅力吸引人的其中一点。在文献纪录上,我们能了解历史与评判;与从前人墨迹中、艺术创作里,又能管窥其思想、性情、感性的一面,除了艺术价值外,也是珍贵的真实史料。

清末民初的书家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政治人物,以康有为、沈曾植等人为代表的前清遗老;与新中国孙文、陈独秀、黄兴、于右任、章士钊等;二是学者文人,职业书家,如李瑞清、郑孝胥、罗振玉、邓散木等人,以及虽无书家之名,书法却独标一格,面貌万千,如蔡元培、鲁迅、王国维、梁启超、沈尹默、台静农、郭沫若等人;三是艺术家,如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吴昌硕、吴湖帆等。这三个版块相互辉映,灿若繁星,成为二十世纪书坛最特殊的时代风貌。

本场专拍中,政坛人物作品如孙文、黄兴、蔡锷、蒋中正、阎锡山、白崇禧、陈独秀等,虽然不是书家,但所受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于笔墨的掌握仍具水平,在字里行间中,英气勃发。

康有为(1858-1927年),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戊戌变法运动的倡导者和发动者,同时也是位艺术革新家。从政治变法到艺术变法,不仅使康有为个人声名大振,给民国书法、篆刻、绘画的创作、研究,都带来了新的生机。康氏对书法的最大贡献是首倡北碑运动,对“二王”传统帖学构成强有力的冲击,形成近现代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并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康体”。“康体”的特点是魏碑隶书风格。康氏早年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用功极深,同时参以《经石峪》和《云峰山刻石》,创作时起笔无尖锋,收处无缺笔。其撇捺舒展大度,特别是捺笔,一笔直下,势不可挡。本次专场包含康氏法书作品共十件,此幅《致仲周仁兄对联》:“天人一切大欢喜,花木四时皆吉祥”,笔划平长,转折多圆,运锋自然,结构舒张,却有纵肆奇逸之气派。

没有孙文,中国近代史将完全改写。孙中山(1866-1925年)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成立了兴中会及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言。“天下为公”、“博爱”是他重要的政治理念。为宣传“博爱”思想,孙中山曾多次把“博爱”题词分赠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虽然孙氏并不以书法知名,但从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颜真卿、苏东坡及北碑方面的研究是颇具造诣的。此幅《致祉英先生“博爱”》横幅,结体紧密,气象雍容,颜字的宽博与厚重依稀可见。孙氏书法不是练出来的,纯粹流露自心灵。“字如其人”在他的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黎元洪(1864-1928年),人称“黎黄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至纯天珠,也我国历史上惟一做过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时论称他忠厚稳健、和蔼谦虚,政坛素有“黎菩萨”之誉。虽然出身行伍,由于家学渊源和个性使然,黎元洪也算得上半个文人。从目前各种研究黎氏的成果看,黎一生有三大爱好:写字书法、购置房产、投资实业;下野及隐退后有三大爱好:书法、听戏、交友,这是对其一生的精辟概括。由此看来,黎氏一生钟爱书法,确实于其中下了一番功夫。黎元洪的书法师从颜柳,与历代政显一样,以宏大堂正为上。此幅《致韬甫君行书七言联》,墨色浓厚,大气磅礴,显示其深厚的颜字功底和国学学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中国嘉德秋拍近现代书画网罗艺坛名家名品 集结傅抱石东北行作品

    中国嘉德秋拍近现代书画网罗艺坛名家名品 集结傅抱石东北行作品

    2019-02-12 03:10

  • 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

    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

    2019-02-03 00:1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