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更多的书画家就打起了拍卖会的主意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0 17:58 我要评论( )

每年春、秋两季大拍,都能收到很多文物艺术品拍卖图录。虽然这些图录印得越来越精美,但其中信息的真实性却越来越让人不放心。很多图录里赝品所占比例太大,而且那些东西明眼就是假的,年份既不是西周的,也不是东周的,而是上周的。看过这样的图录,就再

每年春、秋两季大拍,都能收到很多文物艺术品拍卖图录。虽然这些图录印得越来越精美,但其中信息的真实性却越来越让人不放心。很多图录里赝品所占比例太大,而且那些东西明眼就是假的,年份既不是西周的,也不是东周的,而是上周的。看过这样的图录,就再也不想进场竞拍了。然而,毕竟有很多买家没有这样的鉴别能力,轻信了图录上的虚假信息,买走了价值不菲的赝品,待事后弄清真相,追悔莫及。

每当我收到一本拍卖图录,翻阅之前,总会产生一种临考的感觉。这种测试眼力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看过以后,如果觉得自己的眼力得到印证,并且经过这次磨炼有了新的认识,心里也有一种探破秘案般的愉悦感。此时,耳边总会响起那首歌:“雾里看花,文玩,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是啊,收藏文物、欣赏艺术,贵在拥有一双慧眼。要想看懂拍卖图录,也得先炼火眼金睛

一本正规的拍卖图录,不仅应该为潜在的买家提供拍品的作者、年代、题材、工艺、技法等要素,更应该详实地介绍拍品的来源、著录、创作背景、历史考证等详细信息。只有这样,当买家拿到图录的时候,才能对拍品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基本了解,而不仅仅是观赏图片。但是,很少有拍卖公司在编辑图录方面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值得重视的是,文玩,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日益火爆,制假贩假也花样翻新,其中,利用拍卖图录以假乱真,诱使买家上当的手法,在当前市场上尤显突出。一些别有用心的投机者、造假者利用买家相信图录的心理,推销他们手中的“传家之宝”、“大师真迹”。拍卖图录中,瓷器、玉器、杂项、家具等收藏品种都有假货,而最多的还是书画。

现在的拍卖图录在对拍品的介绍中,普遍强调“著录”,即该拍品曾经被哪本古籍记载过,者被哪本画册收录过。有著录的拍品,往往被视为流传有绪,真实性有可靠的保证,因而这样的拍品自然是“钱”景无限,都能拍出很高的价格。其实,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假著录”,如明末张泰阶所撰《宝绘录》,著录晋唐至明代的书法绘画二百余件,竟然全系伪作,览之令人忍俊不禁。在由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收录清代宫廷所藏书画的《石渠宝笈》中,也有历代大量的伪作和仿作。《石渠宝笈》的著录只能保证:所录作品,确在清宫收藏过;著录的赝品,不会晚于乾隆嘉庆。因此,对著录作品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如今,“假著录”又随风而起,通常采用的伎俩是:先将自己准备出手的某大画家的仿作拍成照片,与这位大画家公认的真品的照片混在一起,出版一本画册;随后以仿作冒充真品参加拍卖会,并在拍卖图录中注明该拍品已在那本画册中“著录”过。此外,贵州文玩,买家如果发现在同一场拍卖会上推出的很多拍品均在同一本杂志刊发过,也应对其真实性予以质疑。利用著录造假贩假,已成为当下骗子“偷梁换柱”、赝品“脱胎换骨”的主要方式之一,买家不得不防。

翻阅书画拍卖图录,还经常能发现在大师、名家的作品中间,羼杂着几个当代“小名头儿”,甚至是没有名气的“书画家”的作品。它们傍着大师、名家的作品,大树底下好乘凉,想晃个眼蒙一头,卖个高价,这当然是需要一番运作的。

有些书画家,总急着出大名。他们急着出大名的目的,无非是要赚大钱。出大名,赚大钱,靠规规矩矩地写字画画太慢了,于是他们不进画室,却一头钻进厨房,把全副功夫用在了“炒”上。然而,这“炒”的火候也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往往不是“炒”生了,就是“炒”糊了。有的书法家,觉得参加这个展览那个评比获的奖级别都不够高,不能反映他真实的书法水平,就干脆买了个书号,自己编印了类似《中国十大书法家》这样的书。这“十大书法家”中,第一位是王羲之,第二位是颜真卿,第十位则是他本人。别看他如此屈尊,没把自己排在王羲之前面,但是他编印的这本书也没人欣赏,送朋友也没人看,流落到地摊也没人肯买……看到这位书法家的“炒”法不灵,更多的书画家就打起了拍卖会的主意。他们认为,依靠拍卖借鸡生蛋,比自己搭窝孵蛋更省事,也更安全。于是,这些三四流以下的书画家的作品就纷纷涌进了拍卖图录。他们的作品虽然不是假的,但将其与大师、名家的作品混在一起,标上高价,也难免有欺诈的嫌疑。

在拍卖图录里做手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此举得以行世,是因为总有上当受骗、吃亏倒霉的买主。关于这一点,在鲁迅杂文《大小骗》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欺世盗名’者有之,盗卖名以欺世者又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门。然而受损失的却只有读者。”火眼金睛,洞悉事变,还得说是鲁迅先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那他们所在的交易圈子也同样可疑

    那他们所在的交易圈子也同样可疑

    2019-02-20 09:32

  • 没有更多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没有更多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2019-02-20 05:19

  • 500美元 9月15日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似乎没有那么乐观了

    500美元 9月15日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似乎没有那么乐观了

    2019-02-19 19:20

  • 2011年秋拍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大爆发

    2011年秋拍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大爆发

    2019-02-18 04:0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