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历史贡献不断受到后人景仰。其书法作品也日渐成为收藏市场的热点。华辰在“天心月圆•佛音常在——海盛堂藏佛教供物”专场大获成功后,再次从海盛堂主处征集到弘一书法及名家精品数件,其中一件弘一法师《致马东涵信札》尤其引人注目。此信札数次参加弘一重要书法展览,见刊于有关弘一法师诸多出版物。信中弘一法师向马东涵求其代为刻印并与其探讨篆刻及书法艺术问题,并首次道出了其书法篆刻的艺术追求。洋洋数百字,皆以蝇头小字写就,至纯天珠,点画精妙,文辞谨然,并画有说明图示和标识,精彩绝伦,令人爱不释手。此信札所述之内容,为后世研究弘一法师者反复引用,因此该拍品亦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献史料价值。
弘一 致马东涵信札 水墨纸本 镜心
题识:冬涵居士文席:惠书诵悉,承示印稿,文玩,至佳。刀尾扁尖而平齐,若椎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椎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椎刻白文,能得自然之天趣也。此为朽人之创论,未审有当否耶?属写联及横幅,并李、郑二君之单条,附挂号邮奉,乞收入。以后属书之件,乞勿寄纸,朽人处存者至多也。仁者暇时,乞为刻长方印数方,因常需用此形之印以调和补救所写之字幅也。朽人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按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之派,贵州文玩,皆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斯可矣。不唯写字,刻印亦然。仁者若能于图按法研究明了,所刻之印必大有进步,因印文之章法布置能十分合宜也。又无论写字刻印等,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此乃自然流露,非是故意表示),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乞刻印文,别纸写奉,谨复不宣。旧十月二十九日,演音疏。
钤印:辟、弘一 尺寸:25×16(2)CM
著录:《弘一法师书信》P254,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
出版:《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卷一,P10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弘一法师》图版62,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
另外黄永玉先生2005年作于厦门的《铁拐李》亦颇为可观。该幅作品为黄永玉先生人物画中罕见的大尺幅之作。画中铁拐李形象造型奇特,背负大红葫芦,蓬发乱髯,睁眼斜觑,奇在虽瘸右脚,却以左手拄拐,此当是画家有意为之,颇值玩味。画面所题“葫芦妙药救世界,何不先医自己脚”亦是人称“鬼才”的黄永玉先生一贯的戏谑之风。
黄永玉 铁拐李 设色纸本 镜心 乙酉(2005年)作
题识:葫芦妙药救世界,何不先医自己脚。黄永玉,乙酉秋日于厦门。
钤印:黄永玉、何有斋、黄
尺寸:176×94.5C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