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多少重振了朵云轩的旗号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0 12:35 我要评论( )

南方拍卖市场中最活跃的应属上海和杭州。今年春拍的火爆行情,从北京一直延续到南方,势头强劲的西泠拍卖为今年春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老牌的朵云拍卖由于体制等问题,近年来有些式微,但今年的春拍也显示出其百年品牌的优势,多少重振了朵云轩的旗号。 自

南方拍卖市场中最活跃的应属上海和杭州。今年春拍的火爆行情,从北京一直延续到南方,势头强劲的西泠拍卖为今年春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老牌的朵云拍卖由于体制等问题,近年来有些式微,但今年的春拍也显示出其百年品牌的优势,多少重振了朵云轩的旗号。

自2005年西泠拍卖首场开始,贵州文玩,几乎每年的春秋拍中,西泠拍卖都充当着压轴的角色。每一次所谓的收官之作,都看得出西泠拍卖的谨慎。

从今年春拍的成交数据来看,西泠拍卖依然占据着中国南方拍卖行业领头羊的地位,无人出其左右。有业内人士分析,近两年南方的拍卖公司与往年相比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拍卖市场的总体火爆,另一方面,则以西泠拍卖为首的多家拍卖公司,拍卖质量经得起推敲。

尽管如此,但从整体的成交额上看,中国拍卖行业“北重南轻”的拍卖格局仍然难以打破。由此也可以看出,谨慎的原因在于包括西泠拍卖在内的诸多南方拍卖公司,在今天的艺术市场大格局中,的确难以与以北京为首的北方拍卖力量相抗衡。

一定程度上,南北格局的存在是相对客观的。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地位不言而喻,这种特例也好比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两家国际拍卖公司的香港分部,客观上宽松的政策与相对高的保真信誉,在藏家心中树立的良好口碑,都是制胜的法宝。

造成南北拍卖格局形成的原因,与各家拍卖公司的理念也有很大关系。西泠拍卖掌门人陆镜清认为,在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的近五六年时间里,有些南方拍卖公司没有适时把握住机遇,是造成目前南北局面失衡的原因之一。

对此,书画鉴定家黄鼎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北方拍卖在覆盖面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拍卖业绩、规模、档次远远超过南方。由于南方很多拍卖公司规模比较小,运作比较灵活,商业气息更浓,致使南方拍卖行中的拍品有“倒买倒卖”之嫌,有很多书画作品在很短时间内从北方拍得后,拿到南方再拍,也许两年就能增值好几倍。

南方买家到北方去拍浙江四大家的作品,北边人说可以到南方来捡漏,这种现场早已司空见惯。客观上反映了艺术市场中存在着藏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一些资深的收藏家便会根据这些信息捕捉住这些“差异”去投拍。

从南到北,几乎每家知名拍卖公司的每场拍卖会中都会有一些不露声色的藏家在其中,他们是拍卖场上首批投拍人,第二拨投拍人可能是投资人,而第三拨投拍者,往往是财力雄厚的“新贵”,他们往往最终会接下高价位的拍品。

客观上来看,拍卖市场整体的主流还是书画。据统计,今年1月1日到现在,整体的市场成交额约为400多亿元,书画占了60%多。而从南北市场成交价来看,近几年“天价”拍品更多地出现在北方拍卖市场,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王羲之的《平安帖》(以3.08亿元成交)、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成交),都以高价成交于北方市场。

而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拍卖市场以中国书画为主推,而以江浙为中心的南方拍卖市场除了中国书画外,更多的是推出文玩杂赏类专场。对此,陆镜清表示认同,“南方拍卖公司会推出一些市场价格不高,但人文、传承、历史价值较高的拍品门类,比如印章、砚台等。”在他看来,南方在文化、艺术及经济方面都具有丰富的资源,“从古到今,江南就具有浓郁的艺术和人文氛围,艺术家、收藏家辈出。而今,长三角区域又是中国经济重镇,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原本就隶属于江南的文化艺术,反而会吸引藏家入市。”

除了古代字画,在当代字画领域,南北方的市场操作模式也造成了作品在拍卖价格上的成交差异。据山东一位收藏爱好者沈先生说,“北方有刘文西、刘大为、冯远、何家英这样的优秀画家,南方也有像童中焘、王冬龄、吴山明、尉晓榕等水平很高的名家,但南方画家的价位就是没有北方的高,这许与包装力度有关。此外,在南北市场上,同样一件作品的市场价差距很大,尤其是当代画家的作品。”另有一位藏家也表示,“吴昌硕在南方就要比北方价格高一些。以前甚至有人会在北京低价拍海派、浙派的藏品,然后转手到上海卖。再比如说,前两年,当代艺术在北京火得一塌糊涂,但在南方,藏家买账的就不多,有时候同一位画家差不多的作品,价格会差上5到10倍。”

浙江某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张先生举例说,“一幅张大千的画,北京嘉德和杭州西泠拍出的价格上就会有区别。决定因素在于公司的积累,现在几乎每家拍卖公司都在绞尽脑汁找东西,但一家拍卖公司的名气、实力,以及公司能给拍品包装到什么价位,又决定着卖家会把藏品交给哪家拍卖公司去拍。”

浙江南北拍卖作为南方有一定代表性的拍卖公司,近年从杭州转战上海。谈到近几年的发展,浙江南北的负责人朱军表示:“虽然重心转战上海,但杭州的‘盘子’也没有放手。之所以转战上海,是因为对全国乃至东南亚来说在上海的辐射力比在杭州大很多,像海派文化一样包容性更强。在杭州做拍卖,考虑到买家的兴趣点,更多的是关注浙江一带的名家,一些北派的作品在杭州的市场并不好。到上海后,跳出了浙派范畴,全国的名家都开始重视,征集范围更广泛了。最近几年行情虽然不错,但是江南一带画家作品的价格涨势远远不及北方。包括卖家也是一样,卖家也会因为拍卖地域选择送拍类型。”

朱军也认为,最适合南方的拍卖路线就是“少而精”。在他看来,“北方除了像嘉德、保利、匡时、翰海等大型拍卖公司可以做“大而全”以外,大部分也不可能回避“少而精”的路线。”

离杭州不远的上海恒利拍卖和敬华拍卖两家拍卖公司,也尝试“少而精”的发展路线。通过判断整个拍卖的趋势以及投资的趋势,这两家拍卖公司近年所选择的作品很有针对性,整个拍卖会拍品数量三四百件,但是集中了很多亮点,而这些亮点恰恰是北方拍卖力量所忽略的。比如上海恒利拍卖开设的大师册页专场,册页是中国画中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书画小品,其尺幅不大,易于保存的特点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恒利拍卖今年的春拍册页专场成为整场拍卖会的亮点。数据显示,黄宾虹四尺八开山水册页《山水写生》拍到了2800万元。这套册页正是几年前,以五六百万元的价位从西泠印社拍出来的;齐白石作于1950年册页《花卉禽鸟十开册》,也拍出2000多万元;陆俨少十二开山水册《古今人物山水册》也拍出了2500万元。诸如这样看上去并不显山露水的拍品只需几件就能过亿,在有些南方拍卖公司看来,远比争夺高端拍品省事得多。他们也认为,作为好的拍卖公司应该有引导市场的作用,对拍品进行过滤,选择真正富有投资价值的作品。

恐惧背后的疯狂与疯狂背后的恐惧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鉴宝》、《收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鉴宝》、《收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9-02-20 12:36

  •  北京匡时从成立伊始已举办过五场佛教艺术品拍卖会

    北京匡时从成立伊始已举办过五场佛教艺术品拍卖会

    2019-02-20 12:34

  • 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艺术精品拍卖会

    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艺术精品拍卖会

    2019-02-20 12:29

  • 从这幅画中也可以读出淡淡的乡愁

    从这幅画中也可以读出淡淡的乡愁

    2019-02-20 12:2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