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及5月31日,香港苏富比以35亿元的成交总额创造了香港地区单个拍卖季的历史纪录,其自身的吸金能力自经济危机以来增长了260%。而相对于国内拍卖公司而言,在5月至7月所谓的艺术品拍卖黄金时段,这一增长速度已是严重低估了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低迷和房地产市场高压调控的大背景下,内地春拍数据的出笼显示,比以往更多的资金涌入这个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北京保利从2008年秋拍的3.94亿元到今春拍61.3亿元,涨幅近乎16倍,在拍卖公司涨幅榜中位列榜首。
从今年春拍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无论是在总成交额还是艺术品的单件成交价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有人对其充满质疑,认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形成了泡沫中的泡沫,特别是近两年由于国家管控房地产行业、股票市场不景气,由此两大行业撤出的大量游资越来越多的开始流入艺术品市场。
不可否认近两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继2002年后再次出现井喷似的发展,虽然中间有小的波动,但是处于长时间向好的态势。据报道,近两年金融投资行业更加倾心艺术品的投资与收藏;其他实业也因为该行业领域的低廉利润将更多的闲散资金投向艺术品市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
中国艺术市场仍在发展阶段
从前热衷于将资金投向房地产、股票、期货等行当,而随着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不断收紧,,以及央行对股票、金融等行业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豪商手中的资金流向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天价藏品的不断出现以及转手成百上千倍的升值机遇,让这些“生意人”嗅到了新的赚钱渠道,从而更加积极的、在基本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艺术品收藏中来。
也有调查显示,现在中国艺术市场中,投资客与藏家的比例有些失调。这个市场中的投资客越来越多,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根据调查,现在投资客与藏家的比例是7:3,而这个比例在国外正好相反,也就是投资客与藏家的比例是3:7,应该说这个比例更加稳定,至纯天珠,对市场也更有利。有专家指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不应该靠炒作,而是根据作品的文化价值来推动市场进步。未来中国艺术市场也终将会朝国外现有的发展轨迹发展,而目前的井喷式发展,既有全球通胀和稀缺资源涨价的因素,也说明中国艺术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即使如此,当越来越多的投资客转投艺术品市场,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及传播民间文化艺术仍然具有重大利好。
就金融资本而言,它追逐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它的本性,非人们意志能够左右。不管房地产及股票市场如何,艺术品市场是独立于它们之外的,时刻存在的市场,文玩,而且在这个市场当中高质量的艺术品不会因为这两个市场的好坏而受影响,其价格仍然会呈现上升的态势,真正能影响艺术品市场的是宏观的经济态势,未来艺术品市场肯定会呈现周期性的增长状态,而只要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掉头,中国的艺术品毫无疑问会越来越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