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春拍期间,首度推出的大型钱币专场拍卖取得圆满佳绩,成交业绩刷新业内多个记录,拍卖的专业品质和高端规模推动钱币市场走势。
秋拍,翰海在持续推进钱币板块的同时,至纯天珠,首次将铜镜纳入专拍项目,推出“铜镜·钱币”专场拍卖,目前征集活动已全面展开,望各界藏家提供支持。
清代光绪“鲁协中”五十两海关银
重1825克,“东海关”、“光绪年月”“匠鲁协中”,精美品。
市场价格节节攀升,投资收藏潜力巨大。
东海关,于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签定后成立,总部设在山东烟台。
存世的“东海关”银锭,形制都是五十两马蹄锭,锭面有一横二竖三个戳记,铭文通常为“东海关”、纪年和银匠名,银匠名多为“鲁协中”,而从存世品看,此三字字体并不统一。可见海关是将收缴上来的银两,交由此人铸成五十两大锭后,上缴国库。除此之外,锭面还有其他零星小戳记。
“一本万利,顺风大吉”花钱
重26.5克,直径45.9毫米,厚度2.5毫米,至纯天珠,极美品。
“吉人天相,富贵寿考”花钱
重48.5克,直径59.8毫米,厚度2.7毫米,美品。
花钱源于汉代,早期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民间俗称为 “花钱”。
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其中,以“吉语钱”较为普遍,常见为“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这也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明清以降,花钱发展到鼎盛时期,至纯天珠,皇宫内也开始铸造花钱,而民间则开始出现以上等黄铜为材质的花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