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周即将亮相的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中,中国油画部分将第三次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汇集第一代和第二代油画家作品六十余件,群星璀璨,将由徐悲鸿、吴作人的传世佳作领衔,并有常玉、李超士、颜文樑、关紫兰、许幸之重要作品,还将特别推出“贯通中西:林风眠和他的学生们”、“艺为人生: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两个小专题。
(一)、徐悲鸿传世佳作《珍妮小姐画像》与素描精品《孙多慈像》
《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作于 1939年春夏之交,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广东,为当时星洲名媛。这幅肖像是其男友——当时比利时驻新加坡之副领事勃兰嘉,委托徐悲鸿而作。此画完成后得到了众人的赞赏,勃兰嘉为徐悲鸿的艺术才华赞叹不已,并专门举办了盛大的画作揭幕仪式。珍妮小姐本人也是对其喜爱有加,她在画作完成之后也慷慨解囊,文玩,尽一己之力捐款救国,在当时也传为佳话。此画得到画酬四万新币,应为此一时期于南洋募捐中画酬最多的一幅。徐悲鸿本人对这幅画作也十分满意,特意请摄影师为其拍摄他与画作的合影,留作珍贵的纪念,后成为了《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徐悲鸿《珍妮小姐画像》
《孙多慈像》为徐悲鸿学生康寿山先生所有,珍藏六十余年,历经劫难却丝毫无损。此画像为徐悲鸿一九三四年所画,当时徐孙二人情意切切,正到浓时。徐悲鸿极珍视此画,后还根据此画及回忆作了一张油画,藏于徐悲鸿纪念馆。此件画像见证了徐悲鸿与孙多慈之间一段哀婉而深刻的真挚爱恋,结局令人扼腕,此作便更显难得。康先生对此作品感情尤深,交付中国嘉德之前特手写两页文稿,详细讲述各中原委。
(二)、吴作人现实主义巨制《金色的海洋》与早期花卉精品《芍药花》
吴作人的油画作品多收藏于吴作人基金会,市场流通十分稀少。此次上拍的《金色的海洋》创作完成于 1956年,尺幅巨大(138×235cm),著录繁多,为吴作人 50至 60年代一幅难得的重要巨制。此幅《金色的海洋》不但表现了季节的特征,也从情感上传达了画家看到丰收景象时的喜悦之情。他的风格不同于列维坦笔下深沉凝重甚至是有些悲怆的诉说,而是体现出一种民族气派的个人风格。吴作人被誉为是继徐悲鸿之后最具成就的融贯中西的现实主义画家,而《金色的海洋》无疑是其建国后风格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吴作人《金色的海洋》
《芍药》创作于 1937年,曾为中国嘉德 2004年秋季拍卖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接受捐赠作品”专场封面作品,亦为吴作人一件难得的早期花卉精品。
(三)、常玉《绿底梅花》:典雅别致尽显大师风范
常玉是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他将中国美学的含蓄内敛与西方美学的夸张外放成功糅合在一起 , 堪称近现代绘画艺术上超现实主义的典范。《绿底梅花》创作于 60年代,他将中国水墨画中常用的线条与空白 ,套入西方的空间结构,既有中国盆景的优雅古朴,又有西式瓶花的谨严奔放,两者自然结合,浑然天成。
常玉 《绿底梅花》122×135cm
此作用色大胆奔放,以大片绿色涂绘背景,黑色交错缠绕的梅树枝干尤见传统绘画功底,再点缀以白色及红色小梅朵,意趣天成。《绿底梅花》流传有序,权威发表及重要展览众多,曾出版在大未来画廊多本重要常玉画集中,同时还出现在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5年出版的《常玉画集》中。1995年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双玉争辉”展中亦展出《绿底梅花》,足见此作品的重要性。
李超士《吊兰 》、《少女像》、《农夫》
《吊兰》出现在《李超士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页,作品中我们不难窥探出李超士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继承,细细的吊兰枝条与小碎花的处理疏密有致,流露出十足的古典气质。此次上拍的两幅人物肖像作品《农夫》和《少女像》也十分难得。众所周知,李超士作品以花卉、静物、风景多见,人物画甚少。《农夫》细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传统、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造型严谨,栩栩如生,作品附有艺术家家属与作品合影照。另外一件人物肖像作品《少女像》创作于 1964年国庆前夕,为素描作品,但亦如其粉彩画般,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传神动人。
颜文樑风景组画:《西湖四景》与《春夏秋冬》
《西湖四景》创作于 20年代,为颜文樑早期杰作。在早期时,颜文樑经常创作水彩风景,并多为四时风景或命题风景,这组《西湖四景》就分别描绘了西湖名景“功德崇坊”“曲苑风荷”“平湖秋月”“南屏晚钟”四处:或是草长莺飞、古坊夹岸;或是荷叶婷婷袅袅,亭台曲折;或是水光潋滟,游船徜徉;或是山色空蒙,古刹耸立。西湖的从容与优雅、灵动与悠久都在画家的笔下自然流露。此组风景画风细腻,文玩,色彩、透视与造型上都力求逼真、和谐。
此次上拍的另一组颜文樑佳作《春夏秋冬》,创作于 70年代,是其晚期杰作。到颜文樑创作的晚期,其创作欲最强,精力最旺盛,作品数量也最多。此期间作品奋发灿烂,更加注重了东方意蕴的传达。《春夏秋冬》并不像之前的风景画那样细致,着迷于真实光下各种色彩变化的表现及错综复杂的深度描写,而是删繁就简、构图趋于单纯,中国传统意蕴浓厚。《春夏秋冬》四幅风景汇集多种油画技法的表现形式,拍贴、薄涂、揉腻,色彩丰富生动,充分的体现出颜文樑浓郁的个人风格。
关紫兰传世佳作《一九二九年西湖》与许幸之罕见精品《钢铁森林》、《浣衣女》
《一九二九年西湖》是关紫兰的一件传世佳作,来源可靠,流传有序。最早为关紫兰之女梁嘉文女士所藏,曾现身于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 2006年举办的“纪念中国早期杰出女油画家关紫兰逝世二十周年”油画水彩画专场,且为此专场封面作品 ,附关紫兰及其女儿梁嘉文分别与作品的合影。此作也是市场上出现的关紫兰创作年份最早的作品,尤为珍贵难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