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窑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重视,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就有记载:“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至纯天珠,不令失损。”而后更是影响了有清一代的宫廷生活装饰与仿古瓷器的大肆出现。宋瓷之美学风格,至纯天珠,近于沉静素雅一类,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官窑就为其中典型代表。官窑为经过多次施釉制作而成,有粉青、灰青、米黄三种色调,传世极少。据史书记载,宋官窑有三处,北宋大观,至纯天珠,政和年间在汴京没置官窑,史称北宋官窑,窑址至今未发现;宋高宗南迁都城临安,曾先后在修内司及郊坛下建立官窑,窑址均已找到。郊坛官窑位于杭州市南郊乌龟山西麓南宋郊坛故址附近,故名郊坛下。拍品〈南宋 官窑出戟贯耳瓶〉是典型的南宋郊坛下官窑,为稀世罕见珍品,造型仿自先秦青铜器投壶,颈部饰双耳,瓶身凹进三道弦纹前后两面凸起戟状装饰,棱凸之处釉汁淡薄,露出黑胎质感,圈足微外撇,两侧各有一椭圆形孔,可穿系绳带。整器通身布满细碎开片,造型隽美,所施官釉色泽淡恬苍雅,釉厚如脂典雅玉润,宝光内蕴,开片颇为古朴雅致,于穆穆之中透出高贵秀巧之气。此瓶的装饰处理与瓷釉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国古代青瓷的典范,器型虽不见大,但仍显端庄稳重感,手感润泽,通体开片更添器物优雅,让人爱不释手。
南宋 官窑出戟贯耳瓶 尺寸:14.8cm Height
清代雍正时期御窑厂瓷器无论是仿古还是创新,均取得卓越成就,为后世所不能及。拍品〈清雍正 粉青釉浅浮雕福寿万代纹鸡心碗一对〉及〈清雍正 黄地绿彩云蝠衔绶带葫芦纹鸡心碗〉碗形皆为鸡心碗,碗形小巧,因外底凸出似鸡心状而得名,最早出现于明永乐、宣德时期,在清雍正时多有仿制。其中的〈粉青釉浅浮雕福寿万代纹鸡心碗〉内外均施浅淡的粉青釉,釉面平整光润,色泽匀净恰如春水,外壁浅浮雕三组蝙蝠衔缠枝葫芦纹,寓意“福寿万代”,凸起部分隐隐露出白色胎骨,把手可玩,线条俊秀,比例协调,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为难得一见的宫廷赏玩用器,成对传世更显珍贵异常。而〈黄地绿彩云蝠衔绶带葫芦纹鸡心碗〉,全器除器底外尽施亮丽的黄釉地,腹外壁口沿饰一周如意云头纹边饰,圈足上饰双体莲瓣纹,中部绘十二个姿态各异的在云中飞翔中的矾红蝙蝠,红彩色泽艳而不俗,下各悬蓝带系扎的绿彩葫芦,纹饰细腻至极,组成一幅“福寿万代”的吉祥图案。小碗胎体轻薄,式样优雅怡人。纹饰布局疏朗清新,红蝠翱翔,姿态万千,祥云迤逦,宛如仙境,寓意千云祥集,洪福齐天。整器色彩娇艳,画工精湛,富丽华贵,为雍正时期新创的彩瓷品种,彰显出雍正御瓷无以伦比的非凡丽质。相同藏品见有故宫博物院旧藏。
清雍正 粉青釉浅浮雕福寿万代纹鸡心碗一对 尺寸:12.2cm Diam
清雍正 黄地绿彩云蝠衔绶带葫芦纹鸡心碗 尺寸:12.1cm Diam
清帝喜好饮茶,尤以乾隆、嘉庆二帝为甚,所作御制诗也甚多,拍品〈清嘉庆 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御制诗文海棠洗〉及〈清嘉庆 黄地洋彩西番莲纹描金开光御制诗文壶〉即为嘉庆皇帝好茶之最好证明。两件拍品开光内的御制五言律诗皆为:“佳茗头纲贡,浇诗必月团。竹炉添活火,石铫沸惊湍。鱼蟹眼徐扬,旗枪影细攒。一瓯清兴足,春盎避清寒。”诗后款署“嘉庆丁已小春月之中浣御制”,钤“嘉”“庆”两印。从落款可知此诗作于嘉庆二年(1797)阴历十月中旬。此处的“小春”,是指阴历十月。诗中描绘出在初冬的夜晚,万籁俱寂,明月高悬,茶烟袅袅,诗人静静地坐在炉边,沉浸在恬静的氛围之中的悠远意境,让人有了似乎在袅袅茶烟中,脱离了世俗,超脱了自我之感。其中的〈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御制诗文海棠洗〉为饮茶用具,下承四条形足,底面有两圈均匀分布的支钉痕,胎质细密坚致,釉面清白,釉质润泽。洗内外以青花缠枝莲纹装饰,中心海棠形开光,开光外围饰一圈缠枝牡丹纹,开光内青花书嘉庆御题的烹茶五言律诗,容茶、诗、瓷“三绝”于一体,集上美之大成,蕴意深远,为嘉庆御窑瓷器之精品佳作。而另一件〈黄地洋彩西番莲纹描金开光御制诗文壶〉是在壶腹外壁两面海棠形开光白地内以矾红书嘉庆御制诗,壶直口圆腹,长流曲柄。盖内、壶内及外底均施松石绿釉,壶盖设计巧妙,盖纽似一朵绽开的鲜花,盖面为黄地绘四朵粉彩西番莲花。壶颈、足边绘红蓝料彩花边一道,肩饰如意纹一周,分区纹饰轮廓线均以金彩绘成。壶身遍施黄釉,开光以外壶身及壶柄、弯流均以粉彩绘缠枝西番莲纹,黄釉釉质凝厚,粉彩彩料鲜艳。圈足内松石绿地中央留白方地内,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体绘画精细严谨,书写工整,气息富丽华贵,为嘉庆御制粉彩器之佳作。相类似藏品见有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
清嘉庆 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御制诗文海棠洗 尺寸:16.1*12.1cmLength*Wide
清嘉庆 黄地洋彩西番莲纹描金开光御制诗文壶 尺寸:14.9cm Height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