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认为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6 09:21 我要评论( )

海外回流拍品能否成为春拍的救命稻草? 2002年,米芾《研山铭》成交价2999万元;2009年,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成交价1.69亿元,曾巩《局事贴页》成交价1.08亿元;2009年,《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成交价1.008亿元;2010年,徐扬《南巡纪道图》成交价902

海外回流拍品能否成为春拍的救命稻草?

2002年,米芾《研山铭》成交价2999万元;2009年,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成交价1.69亿元,曾巩《局事贴页》成交价1.08亿元;2009年,《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成交价1.008亿元;2010年,徐扬《南巡纪道图》成交价9027万元;2011年,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成交价1.012亿元……

这些曾经创造了一个个拍卖纪录的珍贵艺术品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海外回流。

近年来,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在拍卖场上屡创佳绩,让不少拍卖公司纷纷不惜成本,远赴海外寻宝。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认为,这些海外回流的大部分拍品都是很多年没有在市场上露过面的作品,拍卖竞价心理压力会小一些;第二,从海外征集的作品很多都有清晰的收藏纪录,易让买家认可;第三,很多近现代书画作品,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很多是当年送给朋友,而他们的朋友后来移居海外,拍卖公司从这些人的后人手里征集过来,来源更可靠。

然而,在回流拍品创造佳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是否所有的海外回流作品都是精品,文玩,都值得藏家斥巨资购入呢?同时,海外回流的兴起,也致使产生了一些“出口转内销”的假回流拍品的出现,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海外回流”拍品的价值。

众所周知,征集对于艺术品拍卖的重要性,能够征集到好的作品是所有此后拍卖环节的基础。在2012春拍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之下,不少拍卖公司都加大了海外征集的力度。

北京匡时在2012年元月启动海外征集计划,征集范围遍及北美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欧洲伦敦、巴黎等地,至纯天珠,日本、东南亚、香港、台北等地区。中国嘉德远赴洛杉矶、日本等地征集;北京保利更是开启了16国的征集之旅,仅征集费用就达两千万,并且举办了“北京保利2012春拍全球十六国征集成果展(第一回)(第二回)”,文玩,有众多名家精品在展览中亮相,也展示了北京保利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的成果。

吴冠中晚年风格代表作《夜》、徐悲鸿《七喜图》、《乾隆御笔书画合璧册》、王铎《临徐峤之草书》、华新罗《好鸟鸣高枝》等名家精品逐渐进入藏家的视野,而相信随着春拍的不断临近,还将有更多的海外回流精品出现。

这些不断从世界各个角落重回中国的艺术珍品,是否能够打动那些观望者左右摇摆的心?能否在料峭的春寒中脱颖而出再次创造奇迹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作为世界两大拍卖巨头的苏富比和佳士得在2011年占据了全球拍卖总成交额的47%

    作为世界两大拍卖巨头的苏富比和佳士得在2011年占据了全球拍卖总成

    2019-02-16 09:22

  • 国家文物局日前刊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文物拍卖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日前刊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文物拍卖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2019-02-16 09:19

  • 不知在2012年的春拍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不知在2012年的春拍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2019-02-16 09:19

  • 传统藏家的优势逐渐消失

    传统藏家的优势逐渐消失

    2019-02-16 09:1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