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分页标题#e# 吴大羽的《花韵-9》

上海泓盛2012春季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在本次当代艺术/油画雕塑专场中,泓盛拍卖在稳健中寻求创新,突破传统拍卖模式,以前瞻性的远见,挖掘艺术收藏新领域,协助藏家建立收藏新观念,拓展具有时代性的新收藏体系。

「一项展览 • 一件拍品 ! 一段历史 • 一生收藏」的理念,是将重点拍品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及文献价值着手归纳整理,分析作品的学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定位作品的收藏价值,以专项专拍方式呈现,从而完成整个项目过程。

当代艺术

在当代艺术专场中,我们倾力推出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地书》项目。《地书》是艺术家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项目,其中包括装置、档案、动画等。徐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世界各地众多已经被使用,具有共识基础和文字性质的图形标识,经过精密的构思与再造,研究描绘出数理、制图、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的表达符号至纯天珠,创造当代人皆可以读懂的标识语言。《地书》这套新文字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超越现有知识分类和地域文化的。它不对位于任何已有的文本知识, 而直接对位于真实的生活逻辑和事物本身。《地书》作为一个艺术项目,其概念来自于当代的传播环境,更适合于回馈这种环境。徐冰运用各种不固定而又自然繁衍的表现方式来实现“标识语言”的更多可能性。

中国前卫艺术家李山的油画《亚胭脂》(1997年),寓指“非胭脂”之意。作品不但延续李山“胭脂时期”经典人物造型和魅惑色彩,更体现了之后其“阅读时期”对于生物艺术的开创性思考,是横跨两个经典时期的佳作。不仅如此,李山与张平杰合作的另一组生物艺术摄影作品《南瓜计划》,更是引人关注,南瓜计划通过实地培育繁殖,改变南瓜的形状、表面结构和颜色模式来作为其艺术实验的新课题。作为一项艺术创新,艺术家一直在寻求当下21世纪新的艺术创作方式,从而找到基因科学以及生命活体作为艺术实验的新媒介。

李山 《亚胭脂》 油彩 画布 180×110cm 1997

展览:“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1979-2009【绘画】”,民生现代美

术馆,2010年4月。

当代抽象的代表丁乙, 90年代初的作品《十示92-10》,曾在200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中展出, 并附有重要出版物。该作品是丁乙十示系列中,由“精确”到“徒手”绘画的重要突破。这个阶段的作品,无论从数量以及密度上都进行深化。在《十示92-10》中,丁乙开始使用“十字”的“反形”作为单位笔触。重复反向的多色“十字”需要更多次用笔,由徒手方式带来的随意性不复存在,形成另一种威仪。

当代艺术家孙良的油画《漫幻》,是其2007年完成的佳作。以中国传统线性艺术的“游丝描”线条,优雅而敏锐地勾勒出物象细腻的变化。游离的物象悬空、漂浮于画面,融入了中国形而上哲思的玄秘意境。孙良的另一组水墨作品《自然日志》,以回归传统水墨的方式来记录当下的真实生活情致,体现了孙良在艺术创作领域中的收放自如。画幅虽小,但方寸间趣味盎然。

乡土写实画派的代表罗中立的油画《拥抱》系列是其第三个阶段2000年以后的重要作品。画面延续了人物造型的变形与夸张,至纯天珠,去除了环境和背景的影响,进一步消解现实的特征,形象被符号化。这种符号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网格状的形式并置。纵观画面对比强烈,两者的并置是符号所代表意义之间的对抗。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全球化的对抗中,凸显中国的、本土的、东方的文化形式表现力。

罗中立 《 拥抱》 油彩 画布 200×160cm 2006

展览:四川美院建校70周年之“语言的轨迹---罗中立个展”,

重庆坦克库,2010年6月。

与此同时,周春芽的早期经典油画系列《单色太湖石》(2001年)与素描纸本《躺着的人体》(1990年),毛焰的经典人物油画《托马斯》等作品,相信都将会是春拍的亮点。

周春芽 《 单色太湖石》 油彩 画布 100×80cm 2004

出版:《周春芽》,timezone8,2010年,第451页。

蔡国强在2001年为以色列国立美术馆个展特别所作的一系列计划方案草图,如《巨大白旗》、《礼花从中》《2001.8.18一个普通的傍晚》等,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手绘墨宝。

肖鲁的摄影作品《十五枪从1989—2003》,2003年,肖鲁用从北京特警学院靶场借的54手枪,面向自己这十五张由深入浅的照片连击十五枪,一枪代表一年,十五枪代表89大展之后她所经历的十五年。肖鲁打完最后一枪,看着自己,放下了太多太多,十五年,十五枪,一个结束,一份释怀,一种交待。

此外,本次春拍泓盛将推出当代艺术家白明的一系列作品,其中他的陶艺作品《生生不息》充满浓郁的文人气息。白明的陶艺一部份是从传统文化而来的青花瓷及容器性陶瓷,另一部份是颇具前卫观念的抽象造型和抽象肌理语言,以陶释道,提升陶的延伸性。

油画雕塑

水彩经典遗珍

本次2012年春拍,泓盛重磅推出专题:中国现代水彩经典遗珍——罕见的一批由中国第一代水彩画家名家的精品之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传奇般地重现于世。张眉孙、李咏森、潘思同及雷雨的杰出作品合计500多幅。这批作品不但是中国水彩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不可缺的珍贵缩影。这些作品是一位资深藏家以数年心血收藏整理,作品保持完好,来源有序,文献档案资料齐全,也是首次出现于艺术市场。此次整组作品将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无论从作品品质还是作品数量,都是足以被誉为“博物馆级藏品”。此举不仅是一个水彩艺术版块的收藏,更是一段中国现代美术历史的收藏!

杭州国立艺专

本次春拍,泓盛继续推出“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林风眠的两幅经典彩墨作品。其中,作于1960年代的《仕女赏花图》,由香港资深藏家王良福先生直接购自于冯叶的母亲、林风眠的弟子席素华女士,曾出版在《艺苑掇英 第72期》等画册。另一幅《江山图》由王良福先生直接购自于香港中侨百货有限公司,曾在《林风眠全集》、《艺苑掇英 第72期》、《林风眠画集》等画册出版。这两幅林风眠作品均来源正确、流传有序。

林风眠 仕女赏花图 彩墨 纸本 69×68cm 1960

来源:藏家王良福先生直接购自于冯叶的母亲、林风眠的弟子席

素华女士。

出版:《艺苑掇英 第72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