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就是2011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前战国时代”,拍卖公司间疯狂地比拼成交额和成交率,天价拍品更加天价,除了让我们眼球一次次地被洗刷、心脏一次次地被撼动外,其实还有两个特点我们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1、除了北京老大地位依然稳固外,整个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都在复苏。从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观察,各地区占全国的成交份额的分布区域、数量都有增加,包括广东、江浙、我们四川等区域的艺术品成交总额都有翻倍或翻几倍的增长。比如广东2010年仅仅成交6亿,2011年一路飙红上升到15亿;四川我们可以更贴近地感受到成长的氛围,不少专做资产的拍卖公司也涉足到了艺术品拍卖,仅秋拍就举行了15场,全年总成交2.6亿多,属历史最高成绩。这也表明越来越多资金在参与。
2、但是并不表明人人都可以做好这件事。北京的中小艺术品拍卖企业去年一半以上都有亏损,这说明市场在更加成熟和理性了。接下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市场细分会更加成熟,贵州文玩,拍品品类会更加丰富,专场场次增加、拍卖公司专业化程度和主攻业务板块的侧重会更加明显。
在市场步入更加理性的阶段、同时对艺术品的投资热衷度、大趋势未变的情况下,对于2012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说是进入了“战国时代”。我们可以做一做如下的预期:
1、 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细分会进一步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拍卖公司会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加强自己的专业化经营,更加注重自身的定位。几大拍卖公司间都会出现这种倾向。至于其他的拍卖公司,过去那种“一窝蜂”而上,看什么好卖就卖什么的经营方式也会有所改观。现在的买卖双方更加注重拍卖企业品牌的影响,甚至不少人只认那几大拍卖公司,这也迫使了拍卖企业更加重视对自身品牌建设和企业管理的重视和投入,比如嘉德就实行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其他的一些规模稍小的拍卖公司也有出现专拍瓷器、专拍珠宝玉器、专拍当代艺术、专拍奢侈品的……,比如上海泓宝专拍瓷器、北京万瑞祥专拍翡翠玉器,拍卖企业会更加注重自身客户群体的培养和管理,使其更加具有忠诚度。
(2)、拍卖公司的拍卖专场会更加细分。以前大多数以藏品的品类来区分的专场可能会更多地以个人专场来细分、以品类中的一小类来细分。到时会出现的情况是,拍卖图录会越来越薄、越来越多,越来越精。以前的单纯以数量来取胜可能会转变为以质量和品牌来取胜。
(3)、同时拍卖企业所处的地域性导致了拍品差异性或者称为派系优势更加明显。仅从书画拍卖来看,比如广东的“岭南画派”、四川的“巴蜀画派”的作品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拍卖公司的所在区域。区域性优势的表现会更加突出。
2、 全球化征集和全球化巡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北京的几大拍卖巨头,纷纷在北美、欧洲、香港、日本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全球打征集广告,现在这个时间业务人员早就在海外为春拍拍品的征集马不停蹄地奔波了。这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物艺术品精品的回流,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企业将越来越多地控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定价权,也就是“我们的东西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市场开拓需要的大量资金同时促进了艺术品拍卖企业谋求上市的步伐,也许不久的时间就会有成功上市的案例。更多的资金进入的同时,也使艺术品市场的层次更加丰富,,至纯天珠,去年很热的艺术品资产化或者艺术品金融化的市场准备和基础也就会更趋完善。同时海外的拍卖巨头也纷纷借助巡展之机笼络更多内地买家。
3、 拍卖市场自身面临更规范的调整。除了国内几大拍卖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更强、品牌建设更加完善之外,一些中小型拍卖企业面临经营思路的调整和经营能力的考验。从市场自身的调节来看,随着媒体的大量曝光、不规范经营导致的客户流失等问题的程度加深,使得一些拍卖企业亏本经营无以为继需要调整外;主管单位、行业协会的政策规范和调整,也迫使拍卖企业的经营越来越走向规范和透明之路,一些口碑差、无资质、不诚信的企业将自动被行业淘汰。艺术品拍卖市场将面临洗牌运动……。
2012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应该好戏还在后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