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我赶到嘉德拍卖的现场,为了观看“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一进会场,我就惊讶地发现场内的人数竟然多于同时进行的近现代书画专场。瓷杂的行家们常常抱怨的“瓷杂市场不如书画火爆”的说法在“翦淞阁”专场面前不攻自破。35件文玩精品拍卖由于竞争激烈,用时将近两个小时,而100%的成交率和1.3亿的成交额再次让“翦淞阁”专拍成为嘉德春拍最耀眼的专场。
拍前备受各界瞩目的王世襄先生旧藏心爱之物“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天价再度刷新木制笔筒的最高纪录。另一件珍稀名作“清乾隆纪晓岚紫云砚”是纪晓岚的自用砚,经过激烈竞价以586.5万元成交。
本场拍卖结束后第一时间,我在微博中写道:“翦淞阁用成绩告诉国内的拍卖公司和行家,艺术品应该怎么卖。”我甚至说,“翦淞阁这个品牌已经完全可以开一家拍卖公司了。”
我与翦淞阁主人交往多年,深知其于文房清供、器玩收藏与文人美学领域之殚精竭虑。自2006年首度与中国嘉德合作,开辟古代文房专拍即大获成功。之后,两年一届的“翦淞阁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2008年“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2010年的“陶冶性灵——文房清供”专场让业内叹服“翦淞阁”以文化为主线的经营理念,以及主人内心深厚的文人情怀。而刚刚结束的这场拍卖更是在比较低迷的瓷杂市场中独领风骚。可以说,在当今文房类古玩收藏领域,“翦淞阁”已经成为一个金字招牌。
“翦淞阁”专拍为什么每次都能获得成功?究其原因,无外乎“认真”二字。从选件,到拍照,再到布展,可谓精耕细作。此专场图录设计之精美令人惊叹。据了解,翦淞阁主人不计工本请来日本著名摄影家为每一件作品拍照,图录选用的图片都是百里挑一。而展览所精心营造的氛围更是唤醒每一个到场的人对文化的感动。
长期以来,拍卖公司更多的是只重视拍品的征集而忽略对拍品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这个行业中很多人都固执地沿袭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很多拍卖公司相比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贵州文玩,这要归功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在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之下,至纯天珠,拍卖公司必须开拓思路,尽心策划,努力挖掘拍品的文化内涵,才会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我常说,古玩行业所经营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贵州文玩,而是一件件历代艺术家和工艺大师呕心沥血之作。只有怀着对文化的敬畏、对艺术的热爱、对古人的崇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