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创出迄今为止全球近现代书画拍卖最高价格纪录!此外

书画仍然是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最活跃的板块。2011年,在拍卖市场上中国书画成交额为511.26亿元,占拍卖市场总成交额856.48亿元的59.6%。再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拍卖成绩为例,2011年,共成交书画作品1.07万件,成交额超过74亿元人民币,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有3件作品的价格突破亿元大关。在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上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天价成交。这个价格不仅创出齐白石个人作品拍卖价格新高,同时也创出迄今为止全球近现代书画拍卖最高价格纪录!此外,“清四家”之一王翚的作品《唐人诗意图》(手卷)在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1.26亿元成交;齐白石册页作品《山水册》在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以1.94亿元成交。嘉德拍卖公司全年还有94件书画作品的拍卖价格超过了千万元。

我对2011年国内书画市场有如下观点和看法:

一、2011年书画市场行情高点是由齐白石、张大千两位大师带动引发的

毫无疑问,2011年是近期书画市场的相对高点,贵州文玩,这轮行情主要是由近现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和张大千所引领。自2010年以来,拍卖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多张堪称交易史上质和量都最佳的张大千和齐白石作品,例如齐白石书画合璧的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十二开的《山水册》,张大千中晚期泼彩作品《爱痕湖》、人物佳作《嘉藕图》,这些作品无论是收藏出处还是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均堪称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代表作,因此这些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亿元以上的高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正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名家的名作在市场上得到买家的热烈追捧,才成就了本轮书画市场的行情。而今后两年市场中很难再出现质和量俱佳的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作品了。

二、名家作品高企打开市场想象空间

自从张大千的作品《爱痕湖》以1.07亿元成交以来,这波书画市场行情的热度逐渐从古代书画转到近现代书画。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这些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名家由于精品陆续拍出高价相继进入“亿元俱乐部”。尤其是2011年,受春拍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高价成交效应的带动,张大千的《嘉藕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以1.59亿元成交;徐悲鸿代表作《九州无事乐耕耘》在北京保利拍卖公司以2.668亿元成交;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八开)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以2.3亿元成交。这些近现代书画大师作品在市场上的高企不仅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而且也与书画市场长期以来累积的收藏基础有效对接,因此才使本轮行情有了爆发的可能。

三、市场信心加丰厚资金合力造就此轮行情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信心对于艺术品市场有时比资金更珍贵。2011年,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股市更是回到10年前的低点,两大投资市场的低迷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艺术品市场,这也使得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相当充裕。而近年来,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的属性越发清晰,已经逐渐成为家庭资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配置品。越来越多的人抱着强烈的信心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中来,这股信心加上艺术市场中丰厚的资金,合力共同造就了此轮行情。但我认为在买方市场中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具有10多年购藏经验的高端有实力的藏家,是他们深度参与市场的结果。市场主力并非大家所认为的是近两年在艺术市场中很活跃的艺术基金及其他大型艺术机构,这些机构都是最近几年才参与到艺术市场。他们无论是对于市场整体行情的把握还是对于具体作品的认知能力尚有待提高。

四、对作品的判断和理解是解决好入藏的关键,需要专业认识的提升

对于无论是抱着收藏心态还是抱着投资心态进入到艺术市场的买家而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于作品本身的观察、判断。从整个年度来看,我发现在预展现场,大家在一件作品前驻足的时间更长了,对于作品的研究也更加细致,想必买家也都是在这种反复比较、掂量、拿捏、纠结的过程中才最终做出是否购藏的计划和决定,大家的购藏行为显得更为慎重和具体。目前市场现阶段的行情特征也要求买家对具体作品的专业认识必须有所提升。

五、把握好“入”和“出”的时间点

对于买家而言,除了对于作品本身的研判和理解之外,把握好何时“入”与何时“出”也是个越来越讲究的学问。“入”的讲究在于何时“入”和“入”什么的问题,而“出”则更要判断市场此时此地行情走势产生的些许变化,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好“出”的时间点。如何把握“入”和“出”的时间点就需要买家不仅要对艺术市场行情走势变化要比较敏感,更要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虽然“入”和“出”仅仅是两个简单的动作,但却关乎收藏和投资的成败,它们是投资性购藏的节点。

六、画派、艺术家、书和画的轮动效应

跟地方经济和热度有关,同时,书和画也有轮动,未来一阶段可能书法会有明显涨幅。

回顾书画市场始自2003年至今的这几轮行情,就会清晰发现书画市场存在板块轮动效应,这种轮动既有不同画派和艺术家在市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动,也有“书”和“画”的轮动。从“海派”任伯年、吴昌硕到随后“新浙派”的陆俨少、“江苏画派”的傅抱石,再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京津派”大师齐白石、溥儒,自成一派的张大千和“中西融合派”的徐悲鸿等作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追捧,可以清晰地看出藏家在收藏方向的偏好与转变,这些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上的轮动其实直接与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热度有密切的关联。如2003年以来“浙商”强势的资金投入直接促成了“海派”和“新浙派”艺术家作品行情的升温。京津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全国文化地域和收藏底蕴相当丰富的地区,目前也是国内高净值人群最为集中的地区,再加上“晋商”的加入,因此这两年“京津派”代表画家齐白石、溥儒作品行情表现强势也都与京津及中原经济的高速发展呈正相关性。除了各个画派和艺术家作品行情有轮动之外,贵州文玩,其实“书法”和“绘画”也有轮动。多年来,多数的藏家在购藏“书”还是“画”上更倾向于收藏画。在20世纪90年代拍卖市场出现短暂的书法行情热之后,“书法”作品行情一直逊色于“绘画”。因此,未来一个阶段市场价格长期被低估的书法作品会有明显的涨幅。

七、齐白石、张大千共同发力才能左右市场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