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拍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特点,2012年的春拍大幕正在徐徐开启,“过云楼”藏书以2.162亿元成交创造了古籍拍卖世界纪录,翰海春拍中 的天珠拍卖出现了众多戏剧性场面,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成交刷新了他的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流拍与天价齐飞,今年的春拍依然是如此精 彩纷呈,如此的让人欢喜让人忧。
新增版块多 拍品更丰富
2012年的春拍,整个艺术品市场出现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 多元化的趋势。北京都市联盟拍卖公司推出了“中国陈年老宣纸专场”。这个专场共包括六十余个标的近百刀宣纸,年代从清末民国直至2008年奥运期间,这是 历史上宣纸第一次作为拍卖专场的形式出现在拍卖会上。而北京翰海则把天珠纳入到其拍卖的体系中去,放到金铜佛像的门下,作为一个单独的专场进行拍卖。据翰海拍卖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内外首次将天珠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在拍卖市场上进行拍卖。
除此之外,还有北京保利设置的大型国际设计品专场拍 卖,上海泓盛历经7年筹备即将推出的“中国现代水彩经典遗珍”专题,以及匡时拍卖的“过云楼”藏书、上海泓盛春拍的徐冰《地书项目》……等等,这次的春拍 大幕,新增了许多板块,新出现了许多亮眼词汇,也显示出了艺术品市场投资的新方向。
成交量下滑 藏家在观望
5月21 日,被国内拍卖界视为今年春拍“风向标”的2012年嘉德春拍率先结束,其拍卖成交金额21.42亿元比2011年秋拍的39.83亿元缩水了近一半;佳士得春拍5天共收获3.517亿美元,而同比2011年的5.15亿美元,成交额有明显下滑。艺术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成交额为什么下滑得那么多?这是各界关心的问题。
在佳士得拍卖行看来,2012年佳士得春拍成绩稍逊的原因不能归结于买家购买力下降,而是由于卖家为拍品设定的保底价过高。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会上,至纯天珠,超过三分之一的拍品流拍。“近几年,如果藏品未能达到藏家期望的成交价格,他们宁愿继续将艺术品紧攥手中,同 时观望市场走势。”同时,一些藏家因没有明确的未来投资计划,所以也不愿意将他们的宝贝们送拍出去,这也是出现流拍、成交额下滑的一大原因。
信心比资金更重要
从佳士得拍卖行披露的数据来看,夜场拍卖的总成交达到了3.6亿港元,成交率达到了91%,有35%新买家参与。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今年的佳士得油画 拍卖中,有不少作品是低于最低估价成交的,像陈逸飞的1986年创作的《拂晓出航》,估价250万至350万,文玩,最终成交价为220万港元。未到最低估价而 成交,很有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买家的最低价发生了变化,这或许显示出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发生了一定的下降。同时,从陈逸飞油画的成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 到,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短炒之后,市场也在逐步恢复理性。
信心比资金和黄金还重要,在今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中,我们已经看到当天价拍品减少的时候,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中档拍品的成交情况令人振奋。此次佳士得油画拍卖更是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当许多拍品以最低估价成交,更显示出卖家的心态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名家画作依然坚挺
6月3日,北京保利2012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上,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成交,刷新李可染个人拍卖纪录,文玩,暂列今春成交额最高的 中国艺术品。此外,李可染另一件巨幅革命题材心血力作《井冈山》估价调整为1.3亿至1.5亿后,以1亿起拍却以1.28亿惨遭流拍。而保利重推的傅抱石 的《杜甫诗意》以8000万落槌,徐悲鸿《七喜图》以2800万落槌,而张大千《李检法定林萧散图》以2550万落槌,备受关注的潘天寿的《鹰石图》落槌 2100万。
正如大家所想,关注经典与典范是艺术品市场的王道。好作品会卖出好价格,是今年春拍的一个重要看点,因此经典的名家画作依 然能屡屡拍出高价。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就说,进入2012以来,世界艺术品市场的走势表现出“逆”全球经济市场而动的态势,高价频出,可谓是 迎来了超高价时代。特别是在大环境不稳定,观望甚至是恐慌情绪增加的时候,对经典与典范恒久价值的认知与追捧,既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认知行为,更可以看作 是一种价值投资的避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