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之道知与行
1874年英国“鲁意斯摩拍卖洋行”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拍卖行。经历了百余年的社会变迁,潮起潮落,拍卖这个行业最终又在20世纪90年代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并催生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
我是幸运的,作为百年老字号荣宝斋旗下荣宝拍卖行的筹建人之一,我的生活也就从荣宝拍卖创立的那一天起跟这个行业的跌荡起伏息息相关。从1992年的起步,到1997年的市场低谷;从2003年非典后的“井喷”,到2005年市场的回落;从2008年的回暖,到2011年的再度回调,在市场起伏的磨练中摸爬滚打,在不断寻求解脱困境办法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适合荣宝拍卖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困难意味挑战
接手做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之时,正赶上2008年的金融风暴。2008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5月12日汶川地震,全民皆哀;8月8日北京奥运,世界瞩目。在这些复杂情感的焦灼中,又遇上了源于西海岸迅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大海啸。这次金融海啸几乎将整个世界都牵引进去,作为与世界经济紧密相关的中国经济自然也难以幸免,中国股市经历了其18年成长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而艺术品市场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全行业连续几个拍卖季,拍卖总额和成交率均严重“缩水”,世间猜疑之声纷纷,艺术市场未来走向不明确或不被看好,以至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开始组织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对付“寒冬”!翻看那个时期的杂志,“金融风暴考验艺术市场”、“艺术品市场会不会崩盘”、“08秋拍:大势下的调整”等赫然成为报刊上引人注目的标题。
荣宝拍卖也经历着同样的市场考验,成交额与成交率呈现与市场相对应的同比例滑落,至纯天珠,而因为竞买人资金链的断裂所造成的拖欠拍品款现象又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困难,在一次次催款无果的情况下,一些委托人甚至要将荣宝拍卖告上法庭!可以说,这些“内忧外患”让荣宝拍卖和我们管理层处在非常艰难的情境中,这对于我这个新上任的总经理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下马威”。
沿习旧有的惯性思路,当时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如果荣宝斋资料室能够释放一些藏品的话,可能就会对我的拍卖经营有很大帮助。于是,我去找荣宝斋总经理、荣宝拍卖董事长马五一女士,把我面临的困境和寻求释放藏品的期望跟她说了出来。马总是一位非常睿智的领导,她的远见和魄力一直备受荣宝斋员工的钦佩。在公司陷入困境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时候,马总代表荣宝斋总是给予很大的支持。但是这一次,她首先否决了释放部分藏品的提议,对于我的困境她给出了简短却又意味深长的七个字:办法总比困难多!
揣着这七个字,我从最初的疑惑到之后的慢慢体会以至于最后终于探索出了一条豁然开朗的道路。我把它奉为“七字箴言”,这“七字箴言”是一种力量,它不是答案本身,却是引导我找到答案的灯塔。
二、办法从何而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可是“办法”,究竟在哪里呢?
能有什么现成的好办法呢?困难是现实的,而“办法”不是现成的。多少人身陷困境无法自拔,水深火热当中如何自救?
当时网络上正流行一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了,在读到王阳明那段历史故事,读到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克私心”时,突然有种被震颤的感觉。王阳明在环境条件恶劣到极致的龙场,用追求圣人境界的坚定信念克服了蛇虫瘴气的威胁和饥饿困顿的烦扰,忘记了官场上得失荣辱的境遇。王阳明找到了他所苦寻的“理”并发扬到他一生的传奇中去;我在其中也悟到了让我为之震颤与豁然开朗的道理:要想获得办法,需要敞开公心,不被私心所蒙蔽。只有一心为员工好,才能群策群力,才能找到凾需解决困难的办法。毛泽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一般在寻求问题解决的时候,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外部探索,另一个是向内部寻求。“致良知”,从内心找寻达成事业的良知,并贯穿于外部的实践中,而不要把面临的困难当成不努力做为的借口。比如说现在拍品的征集难问题,有些公司在今年春拍征集的时候,选择踏寻国外,足遍港澳台、欧美澳,以求获得新鲜血液;而我们现在已经很明确地认定,其实拍品还在身边,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理性对待艺术市场,让艺术品回归价值,让员工创造性地工作,从而释放出公司内部的力量。
回看当年那道令人豁然开朗的光芒,我想这大概是跟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吧。我坚信:依靠员工,依靠我们这个团队,用我的公心为员工谋福利,一定能换来员工的热忱和能量的极大发挥!
在企业中大家必须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这是你的船,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们一起去同一个地方,去达成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们是共进退的一家人。无论遇到怎样的惊涛骇浪,套用汶川地震时流行在震区百姓中的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放弃。大家必须团结一心,我们就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整体。
三、克服需要落实
落实的第一步,应该是树立一个共同的理念,明确共同奋斗的目标,让大家有一个方向去努力。一个团队要有战斗力,首先需要凝聚力。这个凝聚力表现在:志同,才能道合;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我们在公司内部达成了为企业谋生存,为员工谋福利,为事业谋发展的共同愿景。并力求以内部的团结和共识,来应对内忧外患的环境,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内部也要追求三方多赢的局面,国家(税收)、企业(股东红利)、员工及管理团队(奖金)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有了共同的理念和目标,需要实现的平台。我们让员工明白:在困境中,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因此,在组织架构上,我们采取了快乐的“部落式”结构,像毛主席在红军发展初期建立自觉纪律时所采取的“发动战士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方法一样,让员工有更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在这个“部落式”团队里,工作中充满愉快、和谐和温馨的气氛,大家互相配合,默契合作,并自觉维护着共同的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