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拍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不安的氛围中

2012艺术市场的行程已经过半,秋拍大旗即将打开,广大收藏爱好者对中国艺术市场,尤其是拍卖市场的信心未减,前景值得期盼,但仍需谨慎

2012年7月17日,佳士得拍卖行发布2012上半年成交额报告:22亿英镑(合35亿美元)。同比2011年,2012年的总成交额上涨13%。这是一个还算是令人鼓舞的消息,少安慰了国内已经被“2012春拍寒流论”侵蚀许久的人们。

2011年艺术市场经历的从高潮到低潮的大跨越,一众看客和投机客不能忍受反差巨大的骤升骤跌,纷纷陷入悲观状态中。春季大拍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不安的氛围中,藏家惜售、征集困难、估价调低,专场减少等话题尘嚣日上,春拍大局笼罩厚厚迷雾。

据统计,2012年春拍艺术品上拍总数为13.76万件,较去年同期上拍数量萎缩近50%,成交总数5.9万件,仅为去年成交数量的40.7%,成交总额为115.51亿元人民币,仅为去年春拍的1/4。

佳士得拍卖行2012的前六个月通过举办拍卖会的形式共收获成交额18亿,较2011年上涨了7个百分点,文玩,但亚洲及中东地区的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却骤减了23%,仅为2.34亿英镑。

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认为,现在的市场会回到2010年时候的水平。而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胡妍妍女士认为,老买家仍然在,他们没有离开。

真正的藏家压根没有离开过。前些年闹腾的热火朝天的艺术基金或机构正由于“严寒的市场表现”纷纷撤退,热衷于快买快卖的投机性买家因为难以短期出手或卖价下降而暂时对艺术市场失去兴趣,高端艺术品的成交减少,大批艺术品以较低的估价出现在拍场,这些都促进了收藏队伍的扩大,更多中端、低端收藏群体相对之前更容易进入二线市场,真正热爱艺术,会长线投资的藏家、玩家和商家的机会增加,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一些藏家在拍场内以自己乐意承受的价格拿下心仪的藏品,他们表现出来的心满意足和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支撑这个圈子越来越好的最重要基础。

从2011年秋拍开始,众多拍卖公司已经未雨绸缪,,纷纷提前改变销售模式,调整心态,以更加务实的规划来应对市场的风雨变幻。2012年春拍伊始,它们深入“挖潜”新领域、新客户,注重藏品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学术上的梳理,嘉德今年首次推出“水墨人物画”和“新水墨”两项专场拍卖,成交额分别超过6500万元和1380万元,成交率超过80%和90%,西泠印社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成交额958.8万元,成交率100%,任伯年遗珍专场成交率同样高达100 %。

新专场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一方面显示出拍卖公司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观念,文玩,其从“顺应”市场逐渐向“引导”市场过度,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买家需求的多样丰富性。

从价值和价格的交互关系来看,只要价值有保证,任何价格的波动都可以被理解。所以关键问题在于艺术品的终极价值。然而这却是艺术市场最让人着迷的部分。收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件十分私人的事情,传统藏家只收藏自己喜欢的东西,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收藏不应该成为少数人追逐天价拍品的游戏。

2012艺术市场的行程已经过半,秋拍大旗即将打开,广大收藏爱好者对中国艺术市场,尤其是拍卖市场的信心未减,前景值得期盼,但仍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