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明代富春山居图将亮相嘉德秋拍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2 07:34 我要评论( )

日前,据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 有限公司获悉,明代富春山居图――董其昌重量级作品《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将亮相嘉德秋拍,这也是此作首次亮相市??元代名卷《富春山居图》为元四家之一黄公望79岁时为郑樗(无用师)所绘,全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

日前,据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 有限公司获悉,明代富春山居图――董其昌重量级作品《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将亮相嘉德秋拍,这也是此作首次亮相市场。

元代名卷《富春山居图》为“元四家”之一黄公望79岁时为郑樗(无用师)所绘,全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在数百年流传中饱经沧桑,因遭火殉,断为一大一小两段。后几经辗转,现在前半卷《剩山图》存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两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反响空前。

董其昌 《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在此中国绘画史剧迹流传过程中,有二个藏家特别重要。一是明代吴门派领袖沈周,一是明晚期画坛巨擘董其昌。《富春山居图》自无用禅师之后,沈周是目前确凿可以考证的最初收藏者,但这件镇宅之宝并没有在沈周家待很久,就因为请人题跋而被其朋友之子干没。沈周因之寝食难忘,曾在成化丁未(1487年)他六十一岁时凭记忆背临了一卷。这卷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至纯天珠,不仅因为是沈氏本人的代表之作,更因为他与黄公望这一剧迹的因果关系而益发引起世人的关注。

董其昌 《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局部)

董其昌与黄公望的因缘似比沈周要深得多。他一生推崇黄公望,尊重他为“元四家之冠”。他收藏的黄公望作品,至少有三十件之多。他在万历丙申(1596年)得到《富春山居图》时年仅四十二岁,欣喜之余,他在该卷隔水上写下这样的题跋:“大痴画卷,予所见若檇李项氏家藏沙碛图,长不及三尺,娄江王氏江山万里图,可盈丈,笔意颓然,不似真迹。唯此卷规摹董巨,天真烂漫,复极精能,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笔。忆在长安,每朝参之隙,征逐周台幕,请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顷奉使三湘,取道泾里,友人华中翰为予和会获购此图,藏之画禅室中,与摩诘雪江共相暎发。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题跋不仅把他与《富春山居图》相遇、思慕,最终购得的经过记载得十分详细生动,更把《富春山居图》定为“子久生平得意笔,”并将它与人文画之祖王维的名作相提并论,以为藉此可以神游天地,“一丘五岳,都具是矣!”赞佩之情溢于言表。更有幸的是,三十年后,他又收得沈周背临的那卷《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他同样快乐地记下了这次奇遇:“予以丙申冬得黄子久《富春大岭图卷》,(他一直把《富春山居图》称作《富春大岭图》)丙寅秋得沈启南《仿痴翁富春卷》,至纯天珠,相距三十一年二卷始合。”(董其昌《容台集》)“今复见白石翁背临长卷,冰寒于水,信可方驾古人而又过之。”(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跋)因缘凑合,灵感触发,在得到沈周仿作后的次年(天启七年)七十三岁的董其昌也参用《富春山居图》笔法,创作了一幅山水长卷,这幅被陈继儒、颜世清赞叹不绝的《仿大痴富春大岭图》,无疑是董氏画中精品,足以与沈周背拟的《富春山居图》后先映晖,共享不朽。在沈、董之后,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画家甚多,但都无法与沈、董二卷相比。

董其昌 《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局部)

由于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时并未正式题写图名,故历来著录称呼不一,有称《富春山图》的,如明人张丑、清人高士奇、安仪周等;有称《富春山居图》的,如清吴升、卞永誉等;(直到近代,美术界才根据《石渠宝笈》定名不再变更。)董其昌则一直称它为《富春大岭图》。在上述沈周的画卷后如此说,在他本人的这件仿作上同样如此说:“《富贵大岭图》,黄子久画卷,在予家时一仿之,不必尽似,石田亦尔。”考黄公望确实画过一幅《富春大岭图》,但并不是“画卷”,而是立轴,(今藏南京博物院)也从未被沈周、董其昌收藏过。所以,董其昌这段题跋中说“久在余家,时一仿之”以及沈石田也曾仿之而不必似的,自然就是被后世定名为《富春山居图》的“黄子久画卷”了。由此可知,董其昌天启七年这幅《仿大痴富春大岭图》卷,所仿的其实就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此幅董其昌《仿大痴富春大岭图》卷,纵28.5厘米,横297厘米,纸本设色。以平坡丛树作近景,以隔岸群山相呼应,其间岗陵逶迤,草木蒙茸,蹊径屈曲,村舍隐隐,富春江缓缓流向远方。画幅中部,山势陡起,泉流如注,远峰重叠,耸入云霄。全图构景除江流映带,山势平缓处与黄公望卷约略相似外,山容树态,丘壑体貌,则尽出己意;虽同样用披麻皴,却一变黄公望的长皴劲斫而为细笔短皴,苍苍莽莽,松松毛毛,仿佛毫不着力而气韵淳厚。许是受了沈周的影响,董其昌也为自己的仿本设了颜色,但并不只是浅绛,而是参用了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等另一些作品的敷彩用色之法,在明亮温暖的赭色之上,略罩石绿,更以螺青汁绿点染,使岭麓山际,生发出一片葱翠郁茂的气象,明丽妩媚,却又文秀典雅之极。得法于黄公望,又“自出机轴”灵活演绎,师古而不泥古,这是董其昌所以能集大成、创新格成一代大家的重要原因。在董其昌的影响下明末清初画坛规摹、学习黄公望成了一种时尚,“法大痴”、“仿子久”的作品不断在“四王、吴恽”笔下出现,连“清初四僧”也无不从黄公望作品中汲取养分陶冶画风。其中八大山人、王原祁最得神韵而又风骨独具,可说是深得董其昌“不必尽似”的学古心法了。

董其昌一生都把赵孟頫作为竞争对象,不论是艺事还是仕途。他七十一岁时升迁南京礼部尚书,官位已不在赵孟頫之下,他心满志得,常在书画作品上钤用“大宗伯”印以自炫。本卷卷末的这方印章可作为他此顷心境与人生经历的旁证。其题跋也证明了黄公望及沈周二“富春”都已入他之手的这一史实。包括好友陈继儒在卷首“董宗伯南都归”这样的题语,都有助于该卷的考证。本卷入清后曾为内府所藏,被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晚清时流出宫外,辗转于王孝禹、吴普心、颜世清、周叔廉之手,因为藏弆得所,故保存极为完美。颜世清在贉尾题跋中称它:“山峦浑厚,草木华滋……三百年来纸素如新,恐世间更无第二卷。”欢喜赞叹,神情宛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清宫内府典藏董其昌重量级作品《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将亮相嘉

    清宫内府典藏董其昌重量级作品《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将亮相嘉

    2019-02-12 07:29

  • 清宫内府典藏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6267.5万 创画家拍

    清宫内府典藏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6267.5万 创画家拍

    2019-02-12 01:36

  • 北京荣宝2012秋拍赏析:李可染《山居图》

    北京荣宝2012秋拍赏析:李可染《山居图》

    2019-02-12 01:29

  • 为研究董其昌及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流传与影响提供了新的资料

    为研究董其昌及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流传与影响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02-11 22:5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