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2012秋拍古代书画综述

古代书画一直是稳中求进,随着市场的理性回归,保利拍卖求真务实地征集、展览、宣传成为古代书画部的重头戏,讲学术、重质量也是古代书画部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努力方向。

此次秋拍古代书画阵容整齐,量少而精。特别吸引人瞩目的有宋人《山水》小品,南宋俞珙《黄鹤楼图》轴,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卷》,元代唐棣的《风微笛远图》、元代佚名的《竹林幽居图》轴,明代沈周的《思萱图卷》、《佳果图卷》和《浅绛山水卷》、陆治的《塔影金沙》卷,仇英的《蓬莱仙境》卷,王铎草书《自书诗轴二首》、《草书王献之<承姑帖>、<余杭帖>》,黄道周《行书诗》轴,清代乾隆御笔《水仙图册》、宫廷画家沈源的《灯市行图轴》、王时敏的《南山图》轴、八大山人的《荷花水禽图》轴、《书画合册》、王翚的《虞山山水卷》、罗聘的《兰花图册》、成亲王永瑆楷书《西园雅集序》,钱泳《记事珠》册、“皕宋楼”陆氏藏晚清名人手札等,都是此次秋拍的重量级的拍品,不容错过

南宋宫廷画家俞珙所作的《黄鹤楼图》轴,是其现今所能见到的仅存的存世孤本。此作描绘黄鹤楼及江景,景致引人入胜,笔法细腻。该作诗堂有吴荣光题记,先后由温邦、冯志起、陈崇本、吴荣光、孔广陶鉴藏,著录于清末广东著名鉴藏家孔广陶的《岳雪楼书画录》。

比利时尤伦斯男爵收藏的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卷》是一件堪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伯仲的纪实性风情画长卷。它再现了元代真实的生活场景。卷中绘两山(天台山、雁荡山)、两城(永嘉城、瑞安城)、两江(瓯江、飞云江)、两寺(圣寿禅寺、宝坛寺)、一海(东海)。描绘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前后。卷中蒙古族、汉族人物1607人、494幢建筑和若干座塔、桥,舟楫船只68艘、108头牲畜、87只鸟。该卷包首楷书题签为:“王振鹏江山胜览图”,卷尾有隶书名款:“至治癸亥春莫廪给令王振朋画”下钤“王振鹏印”“孤云处士”二印。至治癸亥,即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卷首钤有该卷最早的收藏印“重诏”半印,卷首和卷尾共钤有清乾隆、嘉庆、宣统皇帝的鉴藏印玺十方,该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和《石渠随笔》卷四,并断定为王振鹏真迹。

王振鹏(元) 《江山胜览图》

水墨绢本 手卷 48.7×950 cm 约41.6平尺

展览:1.“比利时尤伦斯夫妇藏中国书画展”,北京故宫博物院,2002年5月。

2.“日内瓦——2010年世界杂技”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2010年8月。

3.“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第13.14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10月。

著录:1.《秘殿珠林 • 石渠宝笈汇编》卷三《秘殿珠林续编》,第349页,北京出版社,2004。

2.阮元《石渠随笔》卷四。

3.余辉《确立“多学科解析法”——以认知<江山揽胜图>卷为例》

《艺术史研究》第五辑,p55-85,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2003年。

估价待询

元代典型文人画作品是元代唐棣(1296-1364)画的《风微笛远图》轴,画于1342年。近景绘松柏二株于近渚之上,中景绘一高士端坐于舟上,横笛而吹,悠然自得,远景绘悠远的山峰。上有唐棣的题识:“雨过山色青,风微笛声远。至正二年二月八日,舟过楚湘篷窗无聊,作此以遣孤闷。子华。”钤“唐棣之印”。

此画迭经卞永誉、清内府、庞元济收藏,并在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庞元济的《虚斋名画录》和福开森、容庚所编《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郭味蕖的《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著录,是件流传有序的元代画作品,颇为难得。

明代沈周的《思萱图卷》,设色纸本。前段绘青山一角,红树两行,茅屋内置萱花于盆,一人席地坐对之。后绘远山近水,山峦起伏,空思悠悠。后有沈周长题“念母常看母种萱,至纯天珠,只疑遗爱有归魂。当年人好花亦好,今日花存人不存。痛泪溅枝惊夜雨,清芳穿土触春恩。牡丹旧感东家物,但使繁华闹子孙。” 萱草,别名谖草、忘忧、宜男等,传说是一种能使人忘忧的草,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中的“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沈周所画《萱草图》,即取此意,表达黄献之对亡母的思念之情。

沈周(1427-1509) 《思萱图》设色纸本 手卷 

画:30×263cm 约7.1平尺

跋:30×450cm 约12.2平尺

著录:1.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卷八(《过云楼书画记续记》第100页,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

2.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卷三(见《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七册,第576、57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

3.《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上)第309页,福开森、容庚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6月。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第53、54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10月。

说明:1.後有沈周自书题咏,张灵、王洪、都穆、高相、顾文彬题诗。

2.褚德彝题签。

3.附木盒,盒盖有何绍基题刻。

估价:RMB 20,000,000-28,000,000

此卷既是沈周的书画合璧,又有明代画家张灵的二次题跋及同时代人王洪、都穆、高相等人题跋。从张灵题跋可知,此卷乃沈周为友人黄献之而作。跋中道及:黄献之是张灵的同乡,黄献之还请祝允明和张灵二人写《思萱序》。祝序已佚,张灵的后序则在此卷上。张灵,字梦晋,吴郡(今苏州)人。其家与唐寅为邻,两人志趣相投,茂才相埒。张灵擅书画,工诗文,他画的人物,冠服玄古,行色清真,无卑庸之气。间作山水,笔秀绝尘。据逢庆《书画题跋记》记载,祝允明的《宋版文选跋》有“门人张灵,时侍笔砚”,说明张灵曾求学于祝允明。

此卷递藏有序,卷上除“浔阳仲子芗岩珍藏”“吴兴龙氏珍藏”“有余闲室宝藏”等鉴藏印外,还经由顾文彬、庞元济两大鉴藏家递藏过,在顾文彬的《过云楼书画记》和庞元济的《虚斋名画录》中均有著录。顾文彬收藏时,还在卷后题词二阙,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