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陈述自己的见闻

梁启超作为一时无两的著名报人,一生中亲自创办、主编的报纸达到11种,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十分罕见的现象信札很好的侧写了梁启超在新闻出版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创造报刊新文体,推动政论写作的发展;写出了一批堪称中国史上重要文献的文章,形成自己的报刊思想;开政治家办报先河,提高报人的社会地位,是唯一将中国近代政治报纸发展到顶峰的人物

于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的《时报》初办时所登论说,多是梁启超从日本横滨寄稿。康门弟子狄葆贤和罗普分任该报经理和主笔,该报在评论、编辑、出版新闻业务方面大胆革新,至纯天珠,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当时因“日俄战争”未能成行的梁启超,匿居在上海虹口日本旅馆“虎之家”三楼上,与狄楚青、罗孝高筹划开办《时报》各事。1904年3月3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陈述自己的见闻,“香港《商报》现已销二千份,文玩,压过《中国报》 ,亦意外也。” 有保皇会“总机关”之称的《商报》创刊于香港,而《中国日报》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著名报刊之一。

大约三周之后,梁启超又写信给梁启勋述及这一年来《时报》和《商报》的成功。《时报》已是当时上海第二畅销之刊物,“《时报》 一日千里最为快意,现每日总添数十份,现已实销至七千二百余份,在上海为第二把交椅矣(《新闻报》 第一)。”而《商报》已在香港占第一家位置。因为该报舆论革新,招来的烦难不少,“德国领事最可恶,其心殆,欲尽封禁我国报纸,而尤切齿于《时报》;时任前敌营务处总理的周馥“亦恨《时报》入骨(因骂之)。”畅销得令同行嫉妒,“《新闻报》亦妒我…一则妒我之进步,二则因铁路档案恨我。”种种纷杂在任公妙笔之下,信札涵括的信息量极大:维新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的出现;维新派的其他著名报刊与报人;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当权者对新闻事业的摧残等等。

梁启超作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著名报人”是其身份之一,与新闻分不开的出版史在信中同样有体现。1898年,维新派成立的广智书局翻译了很多国外的开明书籍,梁启超与梁启勋同为译员。广智书局所译的《近世社会主义》是我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学说的第一部著作,梁启超是书局股东之一,他对于书局的经营很是关心,“广智近由擎一主持,,条理秩然,以后可无虑。惟前此借款太巨,今难猝还耳。”信中陈列的出入帐极其清楚,大约可估摸出当时经营一家出版公司的开支所费几何,广智书局当时的经理人如何分配工作云云,对研究民国出版业具有非常有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