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著录、书法墨迹、印谱、碑帖等文献资料专题 早在珂罗版印刷技术传入民国之前

美术文献是跟美术史研究关系最密切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记载中记述的都是作为美术研究的第一手考证资料。中国的古美术史文献以绘画和书法为主,而且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的,多是与书画品、书画论、书画录一同出现。北京匡时2012年秋拍推出的“古美术文献专场”,对美术文献的分类不仅将庞杂的美术文献梳理的条例、 规矩;当中深具收藏品鉴价值的书籍更是满目菁华。

此次专场分为六大专题,对传统书画作品图像再认识的古代、近现代书画名家文献资料;对书画作品风格特征的文字描述以及书画作品中的题跋、 尾跋、 序等文字记述的文字著录等文献资料,收藏性与珍贵性兼备。

近现代书画名家文献专题

纵览当今中外艺术品拍卖市场,近现代书画名家名作的市场总成交额一直独领风骚,巨额成交价的背后,往往有权威、有效的出版资料为参考依据。本专题收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吴昌硕、傅抱石、吴冠中、林风眠、溥心畬等近现代书画名家的出版物,很多都是早期珂罗版印刷,限量发行,被奉为书画收藏必备之书。另集结了港台、日本和欧美地区发行的出版物,内收大量藏于海外早期在海外举办过展览的作品。

古代书画文献资料专题

近年来,古代书画的价值依据越来越依赖于早期出版物,除专家鉴定以外,拥有珂罗版出版的古代书画,往往成为最有力的证明和信心保证。另一方面,摄影和印刷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从描述到图版质的飞跃,贵州文玩,民国时代保留下来的画面,带给读者独特的观感,人们从未如此接近过这些劫后不知所踪的画作,也从未如此近地触摸到那种时代气息。

文字著录、书法墨迹、印谱、碑帖等文献资料专题

早在珂罗版印刷技术传入民国之前,中国著录研究多为文字形式,虽仅有文字解说,却叙述严谨详尽。现存的多种文字著录书籍价值直线攀升,至纯天珠,其未来的文献价值不可小觑。本专题内收文字著录书籍颇多,有《石渠宝籍》、《内务部古物成列书画目录》、《清高宗御制诗文集》等。另有印谱类《吴昌硕印谱》、《王季迁藏明清时期印章》等;碑帖类《唐怀素绢本千字文》、《晋王献之草书帖》、《兰亭墨迹集编》、《唐孙过庭书谱真迹》等;书法类丛书《书道全集》、《明清书法丛刊》、《法书名迹全集》、《书苑》等;笺谱类《民国笺纸》和书画用陈纸。

藏书籍及期刊类资料专题

馆藏书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资料是研究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在书店或者一般市场中又很难购买到,因为很多书籍特别是早年的出版资料很多是属于内部资料,对外不流通,也有部分为书的作者赠送给图书馆或博物馆的,因此,馆藏书籍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期刊类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被人们重视起来,核心期刊浓缩了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作品,较之书籍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至纯天珠,其内容的晓喻度也更高。

瓷玉工艺品类研究资料专题

本专题经过特别甄选,涵盖了瓷器、玉器、铜器、竹木牙角、佛教造像等多个门类。从首推古美术文献专场至今,尽管很多新的资料、文献得到发掘,亦有很多多次出现。除了市场的需要因素,将经典延续也体现了我们对古美术文献认知的态度,不断学习、更新发现,如读书的境界般获得新的收获。本次专拍的瓷杂部分,即有很多这样的经典。

展览图录及国际知名拍卖公司图录专题

书籍是艺术品问世时代最为重要的记录及传播手段,海内外公私举办的各类艺术品展览一般会出版与展览内容相一致的图录,参加展览的作品真实性较无异议,展览图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国际知名拍卖公司早期拍卖图录,提供了当时拍品的来源、图片、拍卖价格等详细资料,为您收藏相关的艺术品提供全面的参考。

北京匡时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12月 2 至 4 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拍卖:12月 5 至 7 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 A 厅、B 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