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国内外拍卖巨头的市场之争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1 03:13 我要评论( )

2011年在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嘉德创始人之一陈东升预言,2012年拍卖市场份额将较2011年下跌40%。的确,经过了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拍后,2012秋拍的战役在10月初打响了,但从已经完成的数场秋拍情况来看,又将是一个寒秋:苏富比的秋拍只有一个

2011年在“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嘉德创始人之一陈东升预言,2012年拍卖市场份额将较2011年下跌40%。的确,经过了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拍后,2012秋拍的战役在10月初打响了,但从已经完成的数场秋拍情况来看,又将是一个“寒秋”:苏富比的秋拍只有一个拍品突破亿元大关,总成交额为20.45亿港元,较春拍时的24.65亿港元,下跌了4亿多港元。而且有业内人士认为,秋拍将维持春拍以来的调整态势,而且这可能还将会维持两年。但在这个拍行的“寒秋”中,却涌动着一股争夺市场份额的热流:9月27日苏富比在北京敲下历史性的一槌、10月8日中国嘉德与苏富比在香港同日拍卖、11月23日-25日保利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将首拍。今秋彻底开启了国外拍卖巨头与国内拍卖龙头之间潜伏已久的国际化较量。

香港:国际化市场份额战突破口

2011年是近10年来艺术品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年成交总额高达115.7亿美元,比2010年高出20亿美元。苏富比与佳士得已两大拍卖巨头的成交额总和占全球拍卖成交额的47%。尽管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家拍卖行业巨头分享了全球近一半的交易量,但与其10年前超过73%的市场份额相比,走起了下坡路。而且亚洲拍卖行正在快速崛起,北京的三家拍卖公司中国嘉德、保利国际和北京匡时,也以9.018亿美元、9.016亿美元及近3亿美元的年收入额在全球拍卖行成交总额榜单上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

然而实际上,即使这五家拍卖行占据市场已经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拍卖市场份额,但是没有一家拍卖企业可以真正能称为国际化拍卖企业:苏富比与佳士得垂涎中国市场多年,却因法律规范等诸多限制一直无法进入;嘉德、保利虽然称霸国内市场,但却从未在内地以外的地区进行拍卖。因此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了这些拍卖巨头们思考的问题。而他们寻找的突破口都集中在香港。

早在1973年,当时苏富比的亚洲区主席朱汤生在香港设立苏富比办事处,并于文华酒店成功举办在香港的第一场拍卖会,并从1976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次大型拍卖会。这种定期的固定拍卖会,促成了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新模式,同时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揭开了全新的序幕。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引起一批香港收藏家的瞩目,其后吸引了来自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收藏家的垂青,西方人也逐渐揣摩出亚太藏家对于瓷器、书画、珠宝首饰等门类的文物艺术的偏好。事实证明:香港在继欧洲伦敦、北美纽约之后,跻身于苏富比全球的三大拍卖支柱之列。因此到1986年,另一家西方顶级拍卖行佳士得在香港举办了首场拍卖会。两大巨头的市场争夺转战到香港,同时也使得香港文物艺术市场的买气大增,宣告香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迎来了腾飞的大时代。一直到2011年为止,苏富比与佳士得占据了香港拍卖市场80%的市场份额。

而内地拍卖企业为了实现国际化,香港也成为了必经的“跳板”。在2007-2009年间,内地的拍卖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仅成立一年的长风拍卖便在香港扎根,同年11月在香港举行首场拍卖会,并取得1.65亿元的成交总额,与北京同期拍卖会基本持平,这是内地拍卖公司首次将业务拓展至香港地区。“2007年,香港还是绝对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且香港没有中端市场,长风在香港拍卖,主要是想先占领市场。”北京长风拍卖副总经理张艺涛表示。

至2009年秋季,长风在香港共举办5场拍卖会,取得了9.1亿多元的成交额,占到长风拍卖公司整体业绩的很大份额。但自2010年起,长风就停止了香港的拍卖业务,香港长风也仅仅担当办事处的功能,既然瞄准了香港市场,而且对内地的艺术品市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缘何突然停止拍卖呢?对此,北京长风拍卖副总经理张艺涛曾表示:“长风停止香港的拍卖业务,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适应香港人的思维模式,与其文化背景不融合;其次,香港长风侧重于中国书画,且征集主要来自内地,由于内地对艺术品出境的管制,不得不停止香港的拍卖;第三,香港各方面的成本都很高,几乎是内地的3倍,拍卖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没有利润。”

同样的例子,来自于匡时。2009年底,贵州文玩,匡时香港拍卖公司挂牌成立,并在香港与日本亲和株式会社联合举行了首场拍卖会。“由于匡时一级拍卖的资质没有审批下来,而从海外征集了大量的瓷杂等艺术品,不得已选择在香港拍卖。”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表示。2004年国家文物局出于保护文物从拍场市场流失,出台了拍卖行资质审核,凡是符合公司成立三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具有5位高级文物职称专家等条件的拍卖公司才有权利拍卖文物。因此,有瓷器征集能力的匡时不得不转战香港,另谋出路。

匡时在香港的拍卖也仅此一场,谈起为何没有将在香港的拍卖业务持续下来,董国强表示:“对于匡时而言,客户是以内地为主,在香港举办拍卖会少会受影响。而且2009年,正是国内拍卖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认为,国内的市场还是比香港市场好。”

未来,在内地

据说,被尊为“苏富比办事处之父”的帕克·博涅特在他的办公室的地球仪上,相续划出数个星罗棋布的“蓝圈”之后,最终香港被勾注了“红圈”。但是他相中香港的原因是因为其背后更大的市场:“亚洲市场,特别是‘红色中国’将隐藏着一切契机和可能……”由此可见作为全球的拍卖巨头,内地一直都在苏富比的战略范围。因此苏富比抢在嘉德香港开拍前,在2012年9月27日傍晚于北京敲下了象征性的一槌。这是苏富比进入内地的第一槌。也是歌华保税区与国际拍卖企业首次联姻成功的标志。

“联姻”,这是苏富比抢滩亚洲的一贯策略。苏富比在1969年就尝试进入亚洲,当时苏富比选择日本东京作为亚洲市场的首发地,并举办了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作为一家西方的拍卖公司,要想在日本东京占据市场份额,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占领整个亚洲市场,自然是难上加难。所以1973年,苏富比的创始人之一朱汤生看准了正在蓬勃发展,商机潜力无限的香港,决定在此开设办事处,并着手准备举办中国艺术品拍卖会。而在连卡佛的何邓菊建议和帮助下,确定1973年在香港举办首届拍卖会。这与现今苏富比与歌华合作,成立苏富比(北京)以进入内地市场的策略非常相似。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浅谈葡萄酒拍卖之起源和发展

    浅谈葡萄酒拍卖之起源和发展

    2019-02-11 03:02

  • 艾轩油画作品拍卖市场分析

    艾轩油画作品拍卖市场分析

    2019-02-11 03:00

  • 北京博观拍卖:“大玩家”大师妙趣精品赏析

    北京博观拍卖:“大玩家”大师妙趣精品赏析

    2019-02-11 02:58

  • 她指的是中国和西方商业实践之间的一般差异

    她指的是中国和西方商业实践之间的一般差异

    2019-02-11 01:5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