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尾声的秋拍中,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相继推出设计专场可谓一大亮点。相比菲利普斯、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成交额动辄四五百万美元、70%上下的成交率,内地设计专场只有千万元级别的成交额,成交率仅一半。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内地拍卖场推出设计专场正当其时,前景看好。
内地拍卖行初试啼声
早在2010年春拍,上海泓盛拍卖公司就举办过“当代设计专场”,当时上拍品仅38件,成交16件,成交率42.1%,成交额264.3万元,效果不甚理想。今年6月,至纯天珠,北京保利经过半年的酝酿,与中国设计师品牌联盟发起人、自造社掌门宋涛合作,首推设计拍卖专场,呈现150余件拍品,设计门类涵盖家居、平面、建筑、漆艺、陶瓷、首饰、服饰等,结果总成交额达941万元。今年秋拍,又推出“现当代中国艺术之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专场”,展现融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设计,还征集到不少国际知名设计师如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的台灯、扎哈迪德(Zaha Hadid)的限量版水龙头等作品。虽然225件拍品仅成交三成,,但成交额已达1976.2万元。另外,中国嘉德也加入了设计专场拍卖的2012秋拍大军,推出“灵感——设计艺术专场”。
国际上设计专场早已是拍卖场上的一道风景线。全球第三大拍卖行菲利普斯在2006年成立之初即率先推出设计专场。近年从刚成立时一年一场或两场,发展到现在每年6场。每场成交额也从200多万美元逐渐上升到600万-750万美元。苏富比从2003年以来一直在伦敦、纽约、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地开设“20世纪装饰艺术和设计”和“重要20世纪设计”拍卖专场。佳士得则有“重要当代艺术及设计”往往与“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同期举行。据统计,占据菲利普斯成交排行前十的高价拍品中有4件是在今年成交的,说明设计作品近期看涨。
设计作品的市场特点
国外设计专场所提出的拍品以家居设计、陶艺、玻璃、雕塑和建筑设计作品为主。菲利普斯囊括了世界各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如北欧设计、维也纳分离派、法国现代主义等专场拍卖。其中,工业设计大师马克·纽森(Marc Newson)1988年设计的《洛克希德躺椅》(Lockheed Lounge),在2009年4月30日的伦敦设计拍卖专场上,以105万英镑(约160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在世设计师作品的拍卖纪录。该作品最早出现于伦敦佳士得1999年春拍拍卖场上。法国雕塑家夫妇Francois-Xavier和Claude Lalanne也是常客,其中Francois以动物雕塑设计闻名,其青铜绵羊系列作品曾多次上拍,价格因设计年份和绵羊数目不同而从几万到上百万美元不等,至纯天珠,其1979年设计的一群青铜羊2011年11月在佳士得拍出750万美元的高价;其设计的雕塑《ET LA Manufacture National De Severs》今年11月在佳士得巴黎拍出146.5万欧元(约187.6万美元);而Claude1972年设计的鳄鱼皮椅《出生1925》也在苏富比春拍上拍出135万欧元的高价。灯具设计也重要拍品。由灯具设计师克拉拉德·里斯科尔(Clara Driscoll)1905年设计的“Wisteria”紫藤桌灯,登上了菲利普斯今年12月11日纽约设计大师专场拍卖图录的封面,成交价50.6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