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拍卖知多少:宫廷瓷器及书画收藏要点

与往年如火如荼的市场行情相比, 2012 的瓷器市场表现较为平静,不过从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等已结束的大型拍卖来看,瓷器精品尤其是御用宫廷瓷精品等仍受市场青睐。其实纵观近年中国瓷器拍卖,每一次瓷场拍卖高潮都伴随着御瓷萃珍——宫廷瓷的出现而释出的。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2 年底,中国过亿瓷器艺术品共有 10 件,而清代御制宫廷瓷就占据 6 席,其中 2010 年清乾隆珐琅彩 “ 吉庆有馀 ” 转心瓶以 5.5 亿元成交,一跃成为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瓷器,并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价值:御瓷萃珍身价不菲

宫廷瓷以清代最为知名,清代官窑瓷器不仅展示了清朝各代帝王对瓷器的偏爱和审美取向,以及宫廷生活的奢华,更是作为人类文化的艺术宝库,展现着御窑陶瓷艺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

宫廷瓷的珍贵价值:

1. 瓷土之精 —— 千淘百洗之胎土宫廷瓷的胎土选用景德镇的高岭土,经 “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的数十道淘洗,成泥之后塑型定胎。

2. 釉料之贵 —— 出金入玉之釉料宫廷瓷用的釉料多为进口原料,贵金属、石料精炼而成,如描金器,就是用黄金入料,非常名贵、奢华 ; 还有炼製汝窑瓷器时,以玛瑙原石入釉,豪华无比。

3. 纹饰之丰 —— 寓意丰富之纹饰宫廷瓷器上所绘的纹饰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和等级规制,且多数由有名的宫廷画师所绘。所绘的纹饰多有美好、富贵之寓意,例如寓意百子千孙的婴戏图,吉祥如意的如意纹,富贵天成的牡丹缠枝纹,福寿连延的蝙蝠、寿字纹等。

4. 器型之妙 —— 黄金分割之器型宫廷瓷器的器型同纹饰一样,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线条疏朗明快、比例恰到好处,常有 “ 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 ” 之感,难以在造型上作任何改动。

5. 工艺之繁 —— 鬼斧神工之工艺,宫廷瓷历来以其工艺难,成品严,瓷器金字塔尖上的明珠着称,使很多制瓷大师望而却步。宫廷瓷的制瓷过程繁缛,追求完美,每一件宫廷瓷都堪称鬼斧神工之作。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臻于完美、不断提高的,永不止步,永无界限, “ 器随时代 ” ,艺宴商城宫廷瓷艺作品就是如此。

拍场:宫廷瓷精品拍卖场独领风骚

御用宫廷瓷不仅在各类展览中赚得了无数眼球,在拍场上同样风光无限。 2011 年瓷器在拍场更是开启了艺术品的亿元时代,宫廷器的魅力也带给藏家无限的期待。

近几年来,宫廷瓷在海内外各大拍场上频频以超过亿元的高价成交,多件瓷器打破过当时的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明星拍品的耀眼表现令多家拍卖行对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极为重视,并纷纷开设专场。根据此前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包括佳士得、苏富比在内的各大拍卖会,贵州文玩,均举办过相应宫廷瓷专场拍卖,且均取得了颇受瞩目的成绩。

书画十看

近年来,物阜民丰,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书画市场逐渐走俏。如何寻找具有市场潜力的艺术品,是众多收藏者迷惑和渴求的问题。

判断一位元书画家或作品是否为潜力股,我认为应该看十个方面:

1.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

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才是衡量其价值的主要因素。这涉及到书画的三境界:景物境界、笔墨境界和人文境界。一幅作品本身对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绘,就是景物的境界。可以看到它的技法、景色之美、章法佈局之妙。如果在景物的基础上,还有“笔精墨妙”的笔墨境界那就更好。中国的山水画以笔取气得其阳刚之美,以墨取晕得其阴柔之美。笔墨的精妙可生髮气韵,气韵生动乃画之高境。书画作品的人文境界可以现在题材、画旨、画趣、诗词题跋等方面。就像李可染《童趣》的题画诗“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一句题跋使整个画境因之鲜活,渗透出一股田园诗般的质朴深情。

有些字画的市场价格可能由于一时的社会环境或偶然事件造成它的上升或下降,比如书画官员的卸任会导致其作品价格的直降。所以,收藏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给艺术本体以足够的重视。

2.书法水准的高低

老一辈艺术家张仃曾呼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书法。书法表现在国画中,一是书法用笔,二是题跋书写的艺术美。中国画讲究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是古代画家一直在实践和追求的。“骨法用笔”指的就是书法用笔。苏东坡、倪瓒、徐渭、黄宾虹等都是以书入画的高手。书法是一门需要长年累月练习的艺术,写书者要平心静气才行。现在好多画家不注重书法的练习,也不重视笔墨,导致画面没有笔墨的气韵,甚至连款都不敢落,提笔露怯,这样的作品或艺术家就不算是潜力股。同样的作品,题跋较长者比穷款者价值要高一些。

3.有没有学术支撑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书画家的学术水准会影响他创作的深度和可持续度。理论指导实践,这也是古人要读万卷书的一个原因。通过阅读、创作与交流,久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或是对艺术的独特视角,这对艺术家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知识还包括文学、史学、音乐、舞蹈、中医、太极等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深化创作内涵,作品才有格调。

4.综合修养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画是人格的显现,人格是修养的结果。如果一个画家画得很好,修养也高,那他就一定是潜力股。综合修养的提高,需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要融会贯通,并在情感生发之时,配合意象诉诸笔端,形成独特的面貌。

5.影响力和知名度

名家与非名家,是衡量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投资就是投资名家的作品。这裡名家也分大名家和小名家。一些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别大的书画家作品,虽然收益比较高,但投资成本也高。

对一个普通画家来说,要提高知名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需要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媒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一些成效。如果画家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麽他的市场就会随之升温,收藏者也就更关注。

6.社会地位

一些书画协会或者圈子的领导,其作品常会成为人们收藏驻足的焦点,被高价追捧。其实,这种领导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凭着自己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还有一种是以行政干预或幕后运作的方式坐到一定位置。后者水准一般都比较平常,但是结交广泛,炒作能力也强,市场价格常会高于或者严重超出价值。

面对书画官员,一些藏家慕其光环,不加鉴别地大肆收购,缺乏理性。尤其是对于长线持有的藏家而言,一旦这些领导不再是领导,他们的市场泡沫将会一夜破灭。

7.年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