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走出画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新思潮的涌入似的中国艺术家的眼光更加开放,用“国际”认可的“抒情模式”再现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化进程。前进中的中国美术是2013艺融春拍的特色专场,旨在通过学术的梳理、艺术的视角为大家呈现当下的社会态貌,分为三个板块。

“80、90年代的美术思潮”这一板块主要包括1978年至1984年,开启新时期美术的思想动力是对文革美术的反思与对美术审美价值的启蒙的一系列重要作品。1985年,“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为“85新潮美术运动”拉开了序幕,该板块便包括了这次展览中的参展及获奖作品:张国龙《读书•思考•答案》,及参加1995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的作品,袁晓舫《飞行计划》、鲁邦达《山坳里的钟声》等,他们的创作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思维水平、精神水平和技艺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留给人们一种思考、一种反省及一种无形的社会价值。

107 王功新 七九河开 布面油画 120×120cm 1985丨静物3-7 影像装置

创作于1985年的写实油画《七九河开》是“知青题材”的代表作之一。这一类题材与武斗题材相比,没有那么强烈的戏剧性场面和效果,更易于表现曾经的生活片段,勾起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诗情记忆。而80年代末,王功新作为访问学者去了美国,之后王功新创作了一系列摄影装置艺术作品,成为中国第一位创作影像装置艺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抒情性、幽默感和美感。影像作品《静物3-7》,创作于2012至2013年,是王功新的近作。艺术家把二维空间的平面绘画,与三维空间的影像以欺骗眼睛的方式嫁接在一起,文玩,突兀但却直接的把时间的概念推倒观者的眼前,这是艺术家对影像艺术与传统媒介传承与思辨的有力解读。

108 蔡锦 红灯记 布面油画 170×170cm 1991

《红灯记》是蔡锦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完成的作品,是她少有的反映政治题材的作品。蔡锦用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解构了这一京剧样板戏的经典形象:原有图像的“红光亮”被黑暗笼罩,主人公手中的灯光洒下的不是光明,而是一种肉感的猩红色;英雄人物的“高大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萎靡的身躯和幽灵般的白色面孔。夸张的笔触,扭曲的线条,画面中的色彩浑浊令人压抑,毛骨悚然的人物震撼地传达内心深切的绝望,燃烧的血红色以及黯然的黑色,表现出一种极度恐惧的情感,粘稠的颜料在画布上侵蚀、蠕动,画面中仿佛有一种无法控制的东西正在蔓延,犹如死亡的阴影在延伸。

110 袁晓舫 飞行计划 布面油画 153×228cm 1995

同时这个板块还包括被视为中国多元绘画的里程碑的1995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的部分参展作品,袁晓舫《飞行计划》、马堡中《AK-47/4号》、刘大明《北海假日》、赵鸀《虹之后、勋布景、清灯三联》、顾黎明《门神-线板、色板18》、马俊、赵琨《重塑》等艺术家的作品将波普、表现、抽象等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开始对80年代所颂扬的激进式艺术理念感到普遍怀疑,更渴望在艺术中切实表达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尽管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以各种多元的艺术手段呈现,但他们在各自艺术的现实表达方式中仍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表达的个性化特征。这些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90年代的创作带来丰富的艺术灵感,他们不再奢谈改造艺术世界的宏图大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隔岸观火式的平淡、玩世不恭的嘲讽和近乎自虐的戏弄。

“90年代后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一板块包括周春芽《桃花朵朵开》、刘炜《花儿》、罗中立《就寝》、焦小健《夕照山谷》、夏小万《逗》等风格各异的经典作品。周春芽的桃花系列的色彩普遍郁勃沉厚,怒放的桃花,暗喻生命的轮回与稍纵即逝,隐含放纵与凋谢的不安。揭示出万物自然中的自由与限制,旺盛的生命刀迎面而来。绚烂的桃花系列史是彰显了物质极盛之后一种剧性的美。

120 刘炜 花儿 布面油画 50×40cm 2006丨121 周春芽 桃花朵朵开 布面油画 150×120cm 2006

“桃花系列”已然是周春芽在留学德国期间,深受巴泽利茨、彭克和基弗等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家的影响。回国后,周春芽开始用德国绚丽前卫的色彩诠释中国传统意象。反自然色彩的运用是他作品的典型风格,如以浓艳的红色涂抹在传统造型的中国山石中,打破桃花在传统中国绘画里的淡雅形象,从色彩到构图均给人鬼魅奔放之感。怒放的桃花,暗喻生命的轮回与稍纵即逝,隐含放纵与凋谢的不安。揭示出万物自然中的自由与限制,旺盛的生命力迎面而来;绚烂的桃花彰显了物质极盛之后一种剧性的美。

125 焦小健 夕照山谷 布面油画 160×180cm 2010-2011

《夕照山谷》是画家焦小健近年画的最有代表性人物画作品,也是作者运用此作品集中了作者十几年的从写生到综合的经验,以及关于人物与空间、诗性与境域的表现手法。此画以后,作者进入了新角度题材创作和最具画家特点的创作状态中。作品完成的二年中,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四个城市五次大展览中多次亮相,许多书上刊登介绍,并获得业内许多人士的好评。

“中国女性艺术”是艺融2013年春拍新纳入的板块,包括李青萍《山的记忆》系列、夏俊娜《自画像》及莫也等重要女性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女性艺术作品的理念多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内容大多体现自我与内心活动的世界,情感基调细腻浪漫、深入人心且作品色彩丰富鲜艳,天真烂漫。这些特征也体现了女性艺术与男性艺术的区别、独到之处。

150 夏俊娜 自画像 布面油画 60×50cm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