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3春拍精品赏析

此期嘤鸣和秋-瓷器工艺品专场,将为广大赏藏家呈现众多精美佛像。

Lot7212 十四/十五世纪 铜鎏金药师佛坐像 高 18.0cm

十四/十五世纪 铜鎏金药师佛坐像,螺发有靛蓝,排列规整,塔形肉髻高隆,宝珠顶严。宽额丰颐,双耳垂肩,眉如初月,点丹白毫,双目微合,低垂下视,嘴角上扬,略含笑意,神态怡然,面部刻画具有汉族人容貌的基本特征。躯体结构匀称,宽肩平放,端庄大方,身著袒右肩袈裟,至纯天珠,衣纹起伏凸显,转折流畅自然,肩部与胸前呈折带纹,表现织物本有质感。药师佛四肢肌肉饱满,指掌刻划柔软生动,富有写实性和生命力。其左手托药钵,钵上有四味药丸,右手执诃子,为药师佛标识。双脚结全跏趺坐,其间的裙褶折叠,呈放射状铺于座面之上。莲花座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形连珠,束腰内收呈锐角状,仰覆莲瓣狭长,挺拔饱满,宛如菊花瓣,极有力度,头部饰有象鼻纹,主莲瓣间露出底层莲瓣一角,文玩,微微上翘,是标准的明宫廷莲花座形式。莲座下固封装藏保存完好,底盖中央刻有精美的十字金刚杵,封底边缘有封蜡和朱砂,座底边缘均匀剁出八个剁口。此尊整体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工艺精湛,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特征,皆体现了明代永乐宫廷造像鲜明的艺术和工艺特点。

Lot7208 清乾隆 铜泥金六品佛楼舍利佛坐像 高 15.8cm

清乾隆 铜泥金六品佛楼舍利佛坐像,黄铜浇铸,肉身泥金。呈比丘相,半跏趺坐于双层卡垫之上,另膝曲弓,观其圆首光额,身型饱满健劲,着右袒式袈裟,下身高束腰长裙,衣褶随形,沿边连珠、錾刻花纹细巧精致。观其面目,隆眉纤目,点染黑色目珠,又长耳、高鼻、翕口,凝神观照模样。一手膝上施定禅印,一手胸前持说法印,指势优美。双层卡垫,刻划细碎花饰,上层中铸「大清乾隆年敬造」款;下层前中刻「舍利佛」名款,后中刻「般若品」品间款,名款与品间款均单刀可就,刀法劲力,字体硬朗。整观,尊像泥金雅致,工艺纯熟,据特征,乃清乾隆宫廷造办处典型之作,与梵华楼般若品部舍利佛整体风格类似,亦当出自宫廷六品佛楼八处之一的般若品间。

Lot7209 十四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高 11.3cm

十四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铜铸鎏金。头部螺结秩序繁密,挽髻于顶。观其面,精致饱满,其双耳长垂,纤眉垂睑,沉静安详。尊像全跏趺坐于光素台座,着右袒式袈裟,衣褶随形,沿边阴刻线条简饰。其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此乃「释迦八相」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造型,概括了三十五岁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降魔与成道的两个情节。《造像量度经》更以此姿态作为一切佛像的模式样本。整像鎏金华丽装点,造型端庄,体态纤巧,神韵谦和,尼泊尔造像风格典型。底部装藏缺失。

Lot7213 十五世纪 铜鎏金镶嵌绿松石菩萨立像 高 47.3cm

十五世纪 铜鎏金镶嵌绿松石菩萨立像,铜铸鎏金。尊像头顶双层发髻,戴五叶宝冠,束发蓝彩涂饰,宝冠錾刻花饰,镶嵌蓝松石装点。细观,菩萨面容饱满,纤眉如柳,细目微垂,其鼻隆,其耳垂,双唇翕合,神态安详。耳后发束丝丝,飘逸垂肩。颈饰錾刻花饰精美,以蓝色松石、粉色宝石配饰,华丽非常。菩萨佛裙贴体,璎珞佩饰、衣褶随形飘逸,衬托丰盈体态,裙边錾刻花叶装点,繁复精美。菩萨曲腰赤足而立,文玩,一手胸前结说法印,一手腹前持握宝瓶。整相形大,鎏金粲然,造型优美,錾刻精致,配方台木座。藏传佛像之精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