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中国古籍善本公开竞价世界纪录的“过云楼藏书”拍卖,曾轰动一时,让历史上有着“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美誉的过云楼再度名扬四海。如今,一批多达50件的“过云楼藏画”亮相南京。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凤凰拍卖公司看到,这批“过云楼藏画”中,有被张大千誉为“当代鉴画第一”的顾麟士著录于《过云楼续书画记》的樵隐《猛虎图》,有清末民初盛名于世的“怡园画社”成员吴大澂、顾鹤逸、吴昌硕、顾若波、陆恢、金心兰、倪田、吴穀祥、任预、费念慈等人作品面世,还有过云楼三代主人顾文彬、顾承、顾鹤逸祖孙三人的字画真迹。业内人士认为,这批“过云楼藏画”的价值远超出其字画作品本身,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江南文化及“怡园画社”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记者采访整理了“过云楼藏画”有关的史实,以飨读者。
《过云楼藏画》封面
顾鹤逸(麟士)山水册页
吴昌硕秋色映朝霞
过云楼收藏甲江南
历史上的过云楼及苏州顾氏一族,显赫于江南。时称“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是因为“楼内所藏唐宋元明真迹无与伦比”。
清道光年间的江南地区,收藏风气并未因“外患内乱”而沉寂。顾文彬、顾承、顾麟士祖孙以文人的地位从事收藏,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顾文彬晚年在其子顾承协助下,把廆藏书画精选后每一始末,辨识真伪,不常见之画家,多附以名氏爵里考证,编撰成体例严谨的书画著录《过云楼书画记》,顾麟士沿袭其祖,著《过云楼续书画记》。这两本画目为顾氏收藏从实物转为文本的记录。
翻开《过云楼书画记·续记》不仅可见顾氏三代筛选的藏品之精,而所著录书画绝非顾氏收藏全目,仅是一部分菁华。顾承在《过云楼初笔·再笔》手稿中共收录由宋清初书画计有199幅,而后著录于《过云楼书画记》中仅有35幅,从遴选概率推断,所经手书画应在千幅之多。顾麟士一代,“综计过云楼所藏书画,约有二三千件”。
“溯道光戊子,迄今丁卯,百年于兹。唐宋元明真迹入吾过云楼者,如千里马之集于燕市”。顾麟士此段文字表明了过云楼过眼书画之富。过云楼藏画一部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吉林、苏州等博物馆,可见证时誉不虚。
过云楼与元代书画
元代书画被称作“价值连城的精神家园”,足见弥足珍贵。元代画家们以“言志”为创作宗旨,用新的载体(生宣)及用书法性技巧作画,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书法性山水画写意风格。元代绘画作品珍若拱璧,人们向来寤寐求之。
据成书于光绪8年(1882年)的《过云楼书画记》与刊印于民国16年(1927年)的《过云楼续书画记》两书记载,过云楼在册各类书画中,元代书画有62件之多,其中不乏赵孟頫、钱选、黄公望等人的作品。一画难求的元代书画,为什么过云楼能收藏如此丰富?专业人士分析认为:
一是过云楼三代主人皆为鉴赏大家。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18岁初涉收藏:“道光戊子,有戚魏某携此及院画《上林图》售余,是为收藏之始……”其父顾春江称:“先子于真伪工拙,审之又审……”顾文彬开拓出顾氏鉴藏的成熟面貌。
过云楼第二代主人顾承,过云楼收藏创建中的重要人物。同治光绪年间,顾承在江南收藏圈的名声已堪比吴云、陈寿卿两大藏家。
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麟士,更集当时绘画、鉴定第一人于一身,从收藏到临习再反作用于鉴藏,互动之中,至纯天珠,其绘画的水准及鉴藏眼光、选件宽度都确立起独到的标准。
其二,过云楼主人的收藏态度及理念。顾文彬曾云:“必要至精之品,一无毛病,爱不忍释者,方可收得,其余一概不收”,可见对入藏审定的精严。收藏《米题褚摹兰亭卷》时,至纯天珠,顾文彬写道:“若褚卷是万不可失之物,虽千金以外,亦必得之,断无议价不谐之虑”。同治元年(1862年)顾文彬侨居上海欲“谋购之”《子虚上林图》和《吴道元水墨维摩像轴》,但因“索价过昂而罢”。后在浙江又遇《上林图》,文玩,虽“时已四十余年而价亦数倍于前”,仍“不惜重货购归”。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的元代王蒙《葛稚川移居图》,上海博物馆的元代张渥《九歌图卷》、倪瓒《竹石乔柯图》,苏州博物馆的元代吴镇、柯九思等合作《七君子图》,都堪称镇馆之宝。
这次亮相的樵隐《猛虎图》,著录于顾麟士《过云楼续书画记》,有明代张辰升题识,顾麟士在书中花大量文字篇幅描绘及考证此幅精品大作:“墨笔画猛虎,斑毛戟张,旋身独立,四足支撑,双睛闪烁,张牙掉尾,虓阚逼人。设非笔锋劲利,哪得如许威猛精神?旁补一松,绝似梅花和尚《苍松图》笔意。其树枝及苔草,往往长尺余,正如快马斫阵,火气磅礴,神品也……”顾麟士一代正是过云楼收藏的鼎盛时期,张大千称他为“西津老人当代鉴画第一”,此时“综计过云楼所藏书画,约有二三千件”之多,而被他收入《过云楼续书画记》的仅113件,可见《猛虎图》在顾麟士心目中的分量。
画坛盟主顾麟士
顾麟士这个名字,并不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却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其实,在清末民初全国画坛上,顾麟士拥有公认的画坛盟主地位。清代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有诗为证:“鹤逸翩如一鹤翔,耽思六法神苍茫。图书四壁皆琳琅,怡园主人今文唐”。“文唐”指“明四大家”文徵明、唐寅。
顾麟士,字鹤逸,生于同治4年(1865年),卒于民国19年(1930年)。以山水享誉画坛,开创出清末正统派绘画新变,精鉴赏,论画独具见解。1929年举行的民国首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汇集了全国284位知名画家,所出版《全国美术展览会作品集》中,顾麟士高居首位、吴湖帆名列第二、张大千名列四十、黄宾虹名列六十、齐白石名列一百零六。
从顾麟士对古画的鉴定,可见其艺术的高度。《过云楼书画记》以文献考订与画学结合为方式,而顾麟士《续记》则更关注画理笔法等风格因素的鉴定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