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经过七年多风雨历程,如今已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作为艺术品拍卖市场主导的中国书画,无疑在拍卖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经理王彦朝表示: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在国外与港台地区早就形成气候,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不俗表现。前年秋拍,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称雄的瀚海公司,以1800万元高价拍出北宋张先《十咏图》,去年春拍又以880万元拍出宋人佚名《梅花诗意图》,至纯天珠,致使中国古代书画在拍卖市场上屡起风云。去年底,嘉德公司和瀚海公司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又有上佳表现:嘉德以900万元拍出宋高宗赵构真草书嵇康《养生论》,瀚海以440万元拍出朱耷《孤禽图》,中国书画愈益显示出在书画拍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王彦朝认为:中国古代书画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和升值潜力。因为与外国发育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相比,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与外国艺术
品的价值仍然相差甚远。就是在拍卖市场上,国内与国外甚至与港台也有不小差距。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书画艺术正在愈来愈受到国际人士的重视。目前,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日见成熟,其标志是竞标者日益理性。以前曾经出现过的高价位和高成交率已成明日黄花,而代之以冷静沉着。买主首先要看是否物有所值,而不是随风跟进。市场成熟的另一标志是买家不完全相信权威。这一方面是因为前些时鉴定界不时有一些不良传闻,使权威形象受损;也是因为买家经过历练,久病成医,积累下一些经验。再加上目前图书市场上书画、图录、收藏、鉴赏等方面图书甚多,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有关知识,买家可以独立判断。此次瀚海第41号拍品为朱耷山水,画上有名人题跋,标出的底价仅8万———10万元,而经过激烈竞标,最后以77万成交,超出底价近十倍。瀚海873号拍品为清初和尚雪庄山水册页,5开有残,底价仅6000———
8000元,几番较量后,以22万元成交,更超出底价二三十倍。
收藏者更注重艺术的独创,重视作品所表现的画家的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近年拍卖市场的一个趋向。如宗教体裁作品和一些艺术水平较差的作品,因缺乏个人风格很难拍出。不仅作品内容、技法,而且画作寓意也受到买家的关注。中国画不仅体现画家的思想情趣,往往也多有寓意和寄托,如南宋画院待诏马远以一角残山剩水,寄托对沦于敌手的故土的怀念,末代王孙朱耷用孤傲冷僻的禽鸟、意境荒寒的山水表达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气;还有画家以松竹梅冲风斗雪喻君子品格的高洁,或取其谐音以祝吉祥,如以八哥配柏树,名“八百其龄”,以祝人长寿等。此次瀚海两幅扇面,一设色雅致,一水墨清淡,但前一幅因画的是螳螂捕蝉,为商家所忌,结果未能拍出;而另一幅虽然总体艺术水平较差,却顺利拍出。
同样,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王彦朝说:经过岁月兵燹,天灾人祸,除博物馆收藏者外,如今流传民间的古代书画作品已日见稀少,且大多为明清作品,明代以前作品寥若晨星,作品征集困难,佳作尤其罕见。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因资源稀缺而难以形成众多卖点。
古代书画价格不菲,而自古以来,假画猖獗,鱼龙混杂,古书画鉴定又是一项极其复杂且需要多方面学识和经验的专门之学。但无论如何,中国古代书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方法卓立于世界艺林,名作如海,其艺术价值不容置疑,这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最坚实的基础。
9月19日,至纯天珠,纽约苏富比将迎来2013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自2011年纽约苏富比恢复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之后,这个专场已经显现出对海内外收藏者的巨大吸引力。此次专拍共有266件拍品,文玩,出自张大千、石涛、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名家的作品都云集在此,规模较大,质量也属上乘。而本次拍卖中最大的亮点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给朋友郭功甫的告别信《功甫帖》,该作品传世九百余年,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在本次拍卖中首次亮相,估价为30万美元以上。
苏轼《功甫帖》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书法《功甫帖》成为该场拍卖会的最大亮点,估价超过30万美元。《功甫帖》经过70轮激烈竞争,最终以72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4400万元)落槌,据悉买家为中国收藏家刘益谦。
苏轼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药理学家,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成就堪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苏轼的诗篇与学说影响深远,其诗作《赤壁赋》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中国文学名篇之一。目前,大约50幅苏轼的书画作品都保存在私人藏家手里,此次出现在拍场上的《功甫帖》实为罕见。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因具备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稀缺性而在拍卖市场表现稳中有升,不时出现的精品成交价格喜人。曾经一度停止中国古书画海外拍卖专场的苏富比开始在纽约重新占领山头,并且成果颇丰。纽约苏富比高级董事、资深专家、中国古代书画部业务主管张荣德对人民网美国公司记者表示:“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对古书画认识逐渐提高,市场逐渐成熟,有很多国内的买家对于流落在海外的重要拍品非常感兴趣,国外的这些拍卖公司对于中国的这部分市场越来越重视。”在海外进行拍品征集,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生货”多,也就是说经过多年收藏,长时间没有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作品众多,这些作品最能够引起收藏者的兴趣。
相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可能存在的价格泡沫,张荣德表示,中国古代书画价格仍在合理区间。“中国古代书画主要不是炒作的问题,而是认识的问题。”中国古书画作者众多,临摹者众多,在流传过程中又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中国古代书画的“泡沫”主要是鉴定门槛高、真假难辨产生的问题,而受到公认的书画作品的价格是有其价值作为支撑的。“古代书画作品留存相对稀少,拍品有限,随着人们对这些作品认识的提高,好的作品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就会上升。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收藏市场会稳健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