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孤版刻本《礼部韵略》将现身匡时秋拍
“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台湾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日本庆应大学义塾大学斯道文库、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学院、吉林大学等十余家国家级古籍研究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此部典籍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此部北宋刻本《礼部韵略》高度的肯定与评价。
“它不仅刊刻时间比日本真福寺藏本要早二十多年,而且,去声、入声两卷都保存完好,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部比较齐整的北宋读本,也是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北宋孤本。”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子君擅长音韵学研究,据他介绍,真福寺藏本几乎丢失了全部去声,且残缺多达168个汉字。
著名古籍研究专家、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致忠指出该刻本“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此书是北宋刊的,这一点已经没有疑义,刊刻的历史时期应该是在仁宗(1010年―1063年)一朝。“《礼部韵略》反映北宋科举考试变迁的历史,是举子昔日不可离的一部工具书。事物的发展规律大概就是这样,贵州文玩,产生的越多,使用的越广,大家越就谁都不在乎,因而就越容易失传。因此,此本《礼部韵略》历经千年再次现世,贵州文玩,它的文物、文献、学术价值是不难想象的”。
专程从日本赶过来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教授、著名汉学家尾崎康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关心北宋刻本,他介绍日本一般都把宋代及以前的罕见重要文物财,定为国宝。“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一部新发现的北宋本真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日本名古屋的真福寺藏有略晚一点的北宋本《礼部韵略》是很好的参照,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对北宋科举制度的关心。”
台湾图书馆前特藏部主任,著名古籍版本学家卢锦堂注意到《礼部韵略》开本较小,文玩,纸张很薄,他推想是否为轻小方便带进考场之参考用书。新发现本《礼部韵略》不仅是宋刻,而且还是宋印,版本价值更大。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表示,收藏古籍、整理古籍,其实也是一个文明在我们的手中延续。尽管古籍在市场中由于资源有限,参与的群体比较小,所以不一定能成为市场的热点,但是它会对我们的文化、对文物的保护及研究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完)
相关阅读
- 香港国际拍卖行2019春拍首次微雕展 306人看过
- 就把低俗低质内容治理纳入平台基本责任范畴 519人看过
- 共有36辆公车寻到新主人 361人看过
- 衡南法院召集各方利害关系人征求意见统一思 282人看过
- 深圳拟出台“海域保护与使用”法规,海域使用 157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