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2012年的深幅调整,大家对市场的行情走势更关注,也更敏感了。而今年春拍之后,大家对市场的看法似乎也不像以往那么观点一致。有人认为市场行情回暖,有人认为是继续回调,而中拍协在不久前发布的2013春拍评述,用了“市场整体企稳”做标题。
香港秋拍即将开始,内地秋拍大幕也将随后开启,秋拍行情会如何演绎,又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先后采访了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北京保利执行总裁赵旭、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和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
听不同观点 研判市场行情走势
由于今年春拍结束后,市场上对行情的判断出现分歧,所以,秋拍市场会是什么样的行情,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我们的采访中,大体听到了三种观点:有乐观的,有谨慎的,也有悲观的。采访嘉宾都从他们各自了解的情况对市场走势进行分析并做出了判断。
乐观:
秋拍将延续春拍好的势头,稳步增长
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是我们采访中对市场最为乐观的一位。
他首先从市场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了现在的市场:“我一直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自从1979年我开始进入收藏拍卖领域,至今有30多年了,我认为中国的艺术市场一直是向上发展的,在调整中,由不太成熟走向成熟。市场发展必然经历蓬勃发展、持续发展、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就像国家GDP的增长一样,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GDP不可能总处在高速增长水平,而是进入持续、平稳增长阶段。用历史的眼光看,假想50年后我们回首今天,就会更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艺术市场不断调整、向前发展的脉络。”
而西泠今年春拍的情况,更坚定了他对市场的信心。他说:“今年春拍市场整体是是蓬勃向上的,西泠今年春拍领取的竞买号牌的总数达到1150块,其中我们更关注到新入场买家的情况。去年秋拍新买家占竞买总人数的32%,今年春拍新买家持续保持在32%的比例,相应的由新买家带来的成交金额也持续增长。所以我认为,今年秋拍市场发展会持续向好。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南方市场的参与度、活跃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而南北平衡的态势最有利于中国拍卖市场的发展,市场会更加旺盛。”
陆镜清认为,高价位拍品与经济形势的关系比较紧密,而宏观经济对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他说:“西泠今年春拍时,遇到了大家热议的钱荒问题,但今年西泠春拍拍后的结算情况,却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次。市场不是缺钱,关键还是大家对艺术品市场的信心。”
北京保利、香港保利执行董事赵旭用“预计香港保利秋拍的总成交额将会突破8个亿,冲击10亿元”的判断,表达了他对市场的乐观看法。
他告诉记者,“今年保利春拍成绩很理想。拍场上买气旺,都有些出乎意料。我们看到去年买家那种恐慌的心理正在消失。虽然个别的超级买家缺失,但是,老藏家都还在,且新买家十分踊跃,北京保利今年春拍参与竞买的买家比以往多了大约三分之一。”
“我对今年秋拍的市场是乐观的,成交将好于今年春拍,稳步增长。在你们这期杂志出来的时候,香港保利秋拍的结果应该也出来了。我预计香港保利秋拍的总成交额将会突破8个亿,冲击10亿元。” 赵旭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谨慎:
市场企稳,秋拍稳中有升的可能性大
“我认为市场是在整体向好的。”这是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对市场的判断。他说,“目前,国内经济运行稳定,国际上政局也趋于平静,在这种平稳态势下,国内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将是稳健前行。中国嘉德今年秋拍大体上会与春拍持平,而且稳中有升的可能性更大。”
他强调,“现在,对市场来说,信心是最重要的。市场从阶段高位开始调整,2011年下挫幅度较大,文玩,经过2012年的调整后,2013年春,市场开始企稳。这点,从嘉德今春的四季拍卖就感受到了。今春的四季拍成交比率提高,人气旺盛。特别是今年春季大拍,几百万和千万级的拍品成交情况良好,贷款状况也不错。而这是市场的中坚所在。”
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对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今年下半年到2014年将呈现出平稳回升的发展态势。”是他对市场的预期。
马学东认为市场目前处于一个调整阶段,至纯天珠,向下与否也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有关系,也和整个市场的供求有关系。目前市场需求还在,但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主要是供给不太给力,大家普遍缺少信心,对行情持悲观情绪的人可能更多。
他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不是回不回暖的问题,因为这些年市场比较火热,一直处在一个高位,只不过2010年和2011年市场火热得有些过,市场需要这样一个调节过程。这也和进入到市场中的资金增多关系密切。但现在国家今年的货币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15年以前不会大幅度的放松,中国人民银行将稳定流动性预期,在人民币升值、货币供给面稳定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今年下半年到2014年将呈现出平稳回升的发展态势。
悲观:
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是记者采访中唯一一位对市场走势看法相对悲观的。“我感觉市场回调还在继续。”他在明确地表达了对市场的看法后,向记者阐述了他对市场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
“首先是宏观的经济背景不支持市场行情回暖,目前国家的宏观经济在调整,国家GDP预期也在下调,文物艺术品市场不可能独立走出回升的行情。其次,从我们身边看,就拿我们举行拍卖会的亚洲大酒店来说,拍卖会的密度减少了。亚洲大酒店举行的拍卖会,曾经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现在是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举行拍卖会的公司比以前少了,原来一年拍几场,现在可能就拍一场,有的一场也没有了。”他说。
刘尚勇还有拿出了一个重要的数据:北拍协最近做的一个统计,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公司2013年1至7月份,环比去年,成交总额下降了13%。“这说明交易规模在缩减。去年环比前年下降了大约50%,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3%。”他接着强调,“我们看到的只是回调速率在减缓,但回调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没有感到市场的暖意。”
他认为回调的速率趋缓意味着回调的时间将拉长。他说,“回顾我们市场发展的历史,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年,市场行情开始调整,直到2003年SARS结束后才出现井喷行情,其间经历了7、8年的调整。一次调整需要蛰伏7、8年。鉴于此,拍卖公司,应对预案将有所调整,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