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王世襄此后研究必备的文献参考资料
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之后,王世襄辗转赴四川李庄,成为梁思成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也当上了“营造学社”的图书馆管理员。整理研究学社所藏古籍文献资料,既是王世襄生平的第一个职业,也为他日后研究文物打下了理论基础。世人皆好奇王世襄何以能将“玩”发展成一门精深的学问,早期整理抄录古籍文献资料的经历,无疑是原因之一。
在这次专场拍卖中,有王世襄在“营造学社”时期的亲笔手抄《中国营造学社图书目录》。此书封面有王世襄书写的“畅庵钞存”字样;书尾有题记(疑为朱启钤手笔),称此为营造学社最完整和系统的藏书目录。从这本营造学社的藏书目录内容来看,,里面录的清廷工部则例、大内竹木牙角各类制作等藏书,都是王世襄此后研究必备的文献参考资料。在王世襄收藏的古籍中,不乏明、清善本图书,贵州文玩,还有很多清代、民国的精抄本和稿本,其中《药雨谈话》极具代表性。此本是津门著名书画收藏鉴定名家方若的观画目录稿本,以民国初年推崇的日本美浓纸抄写,字迹工整优美,原为著名藏书家周叔|之物,封面有“自庄严堪”印记,但没见过印本传世。这类资料十分少见,钞工极精的藏本,赏玩价值极高。
这次拍卖展现出王世襄在藏书方面下的功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门类的收藏。不论世人如何定义王世襄,或文物鉴赏家,或收藏家,或学者,不应忽略的是他还是一位非常在行的藏书家。王世襄藏书是一份学术价值远在其他杂物之上的文化遗产。他的抄书和印书,其学术和艺术价值已使之成为新善本,成为一代文化创作传诸后世。
(记者殷燕召)
相关阅读
- 香港国际拍卖行2019春拍首次微雕展 306人看过
- 就把低俗低质内容治理纳入平台基本责任范畴 519人看过
- 共有36辆公车寻到新主人 361人看过
- 衡南法院召集各方利害关系人征求意见统一思 282人看过
- 深圳拟出台“海域保护与使用”法规,海域使用 157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