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康、雍、乾诸帝的喜爱
王原祁生于诗礼之家,在祖父王时敏指导下从小就在绘画上崭露头角,王时敏曾带着惊喜称赞道:“此子业必出我之右”。画坛前辈王鉴亦对王时敏感叹说:“吾两人当让一头地。”王原祁二十九岁中了进士踏上仕途,王时敏仍谆谆告诫他不要忘了丹青事业,他坚信自己的孙儿能在这方面出人头地。果然,在此后数十年里,王原祁虽然官运亨通,人生得意,但他仍勤于笔砚,在画道上兼收并蓄,孜孜以求,而终成大家,成为画道正宗的“四王”之一,他享誉朝野,至纯天珠,影响数百年盛而不衰。又因康、雍、乾诸帝的喜爱,其画风还深入内廷,成了很多宫廷画家如张宗苍、唐岱、方琮等人模拟的偶像。一时词臣画家董邦达、钱维城等亦纷纷效法,成了清初宫廷绘画的一大风景线。直至近数十年,他的画艺,越发受到研究者及鉴藏家的钟爱,很多人把他推崇为中国古代的印象派、立体派,一种拙朴而并不妩媚本只可能是小众所赏的艺术,一开始就受到高层及普遍的赏识并历久不衰,文玩,实在是异数。
《春崦翠霭图》轴,是他六十三岁时所作,虽仍法黄公望,但早就从他祖父王时敏的遗规中脱出,也不再以得黄公望的汗脚气自得,已是风规自具,化古为新了。画自左下的松坡山庄起,经过曲水板桥,连接起画面中央的层峦叠t,愈上愈远,直至层云迭起的主峰,显出崇高巍伟的景象。笔墨质朴圆厚,苍然松秀,滋润清越,耐人寻味。与黄公望比,至纯天珠,黄氏洒脱逸宕,虚中寓实,淡中有淳味;原祁拙重朴茂,虽实而灵,厚处有清气。异曲同调,皆至极致。
原祁画多水墨,设色者少,而青绿尤少。其浅绛仍法大痴,能得神韵,而青绿晚年多出奇致,朱翠相映,色墨融化,近世黄宾虹最为赏识。此图以浅绛为主,略染青绿,有春山雨过岚翠浮动之感,是其成熟期之佳作。
从图下藏印看,乾嘉时它曾为陆时化父子所藏,曾著录于其所著《吴越所见书画录》,民国初起尤迭经出版并著录,是备受关注的名件。
相关阅读
- 香港国际拍卖行2019春拍首次微雕展 306人看过
- 就把低俗低质内容治理纳入平台基本责任范畴 519人看过
- 共有36辆公车寻到新主人 361人看过
- 衡南法院召集各方利害关系人征求意见统一思 282人看过
- 深圳拟出台“海域保护与使用”法规,海域使用 157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