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斋”静处沪上西郊,至纯天珠,远离喧嚣,存美摈俗。苦乐斋主人的收藏态度也充满禅意,一切随缘。即便是随缘,其藏画之丰、涵盖之广也让人颇感诧异。藏品囊括了吴昌硕、傅抱石、潘天寿、陆俨少、刘旦宅、谢稚柳等中国近现代京派、海派名家。名气之大、作品之精也实属难得。
此次匡时秋拍特别开辟的两个“苦乐斋”专场,“苦乐斋”藏近现代书画风格大多精巧细腻,处处彰显藏家深切的文人情怀。“苦乐斋”藏谢稚柳作品专场,带来谢稚柳所创花鸟及山水精品,从潇洒谨严的宋元规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调,均可谓谢老毕生鼎力之作。
谢稚柳 (1910-1997) 茶花山禽 【“苦乐斋”藏谢稚柳作品专场】
纸本立轴
94.5×46cm
出版:
1.《近现代中国画名家——谢稚柳》P51,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2.《苦乐斋藏画选》P10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茶花山禽》白朵茶花静洁优雅,小鸟温婉倚枝而立,墨绿枝叶相衬。设色明雅,用笔隽秀,清丽静穆,曲尽其妙。谢稚柳花鸟画用笔松秀活泼,他的落墨是“是把枝叶、蕊、萼的正反凹凸连勾带染,最后部分点彩,不用双勾用粗线,即都表现为‘落墨’”,画笔豪放,色彩变传统的单纯为浓丽,墨彩相融成趣。
谢稚柳 (1910-1997) 水邨图 【“苦乐斋”藏谢稚柳作品专场】
绢本立轴
诗堂:32.5×60.5cm本幅:80×60.5cm
出版:
1.《谢稚柳》P3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2.《近现代中国画名家—谢稚柳》P52,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3.《融古开今•纪念谢稚柳百年诞辰书画精品集》P152,上海博物馆,2009年。
4.《苦乐斋藏画选》(上)P95,至纯天珠,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备注:尚业煌题签条。尚业煌(1919-2002),著名文物鉴赏家,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谢稚柳的山水创作以宋画入手,《水村图》可看出其早年山水笔法谨细,此图树法、皱法、点苔、设色浑然秀致,细妙毫巅,较之晚年青绿山水,此时笔墨并重,实堪珍宝。
谢稚柳 (1910-1997) 峨眉金顶 【“苦乐斋”藏谢稚柳作品专场】
纸本立轴 1959年作
105×47cm
出版:
1. 《近现代中国画名家—谢稚柳》P80,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2.《苦乐斋藏画选》(上)P125,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峨眉金顶》画面中高崖耸立、云雾环绕,山高云低的画面表现力,让人沁入心间。陈佩秋老先生在曾如此点评《峨眉金顶》:此画精妙绝伦,是谢老四五十岁时候的高峰之作,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大气之品。
苦乐斋的斋主人自身亦具备不凡的书画技艺和学识修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斋主人早年也经常与文人墨客、丹青妙手雅集,以艺会友。他的藏品亦丰盈着吴昌硕、傅抱石、潘天寿、陆俨少、刘旦宅等名家之作,此次结缘匡时秋拍,实为难得。
潘天寿(1897-1971) 朝霞 【“苦乐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纸本立轴 1960年作
102×45.5cm
出版:
1.《中国画》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1973年。
2.《潘天寿画集》封面,台湾中华书画出版社,1981年。
3.《劲松画集》,文玩,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
4.《海上绘画》P115,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5.《苦乐斋藏画选》P45,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潘天寿的《朝霞》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文革期间,四人帮开展“批黑画”运动,指发表于1973的《中国画》是一本“复礼”。潘天寿的“黑画”亦在其中,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他也被批判为“文化特务”。此幅荷墨硕叶如盖,笔似斧劈,荷花亭亭净植,气旺神强。荷柄水草坚如铁铸,壁垒森严,使人望之生畏。经受了长期的贬斥和批判,《朝霞》终在1984年的《劲松画集》见得云开日初,拨乱反正。荷花迎风立起铮铮傲骨,就是坚毅的力量和希望的曙光。上款人魏文伯是著名老领导,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委书记,华东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长等职,潘天寿为其作画所用精力非比寻常。
傅抱石 (1904-1965) 井冈山黄洋界
纸本立轴 1965年作
89×48cm
出版:
1.《傅抱石年谱》P30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全集》(五)P268,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
3.《傅抱石年谱》P474,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4.《苦乐斋藏画选》P7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著录:《傅抱石年谱》P30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圣地,1963年傅抱石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视察江西,11月抵达井冈山地区写生,返回南京后创作了数幅井冈山题材的作品,此幅《井冈山》就是其中之一。傅抱石此作以开阔的视野,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山地风貌。作品中笔墨沉稳,厚重苍茫,群山无语,云水奔流,似乎见证了当年革命的艰苦卓绝。画面右侧绘一高耸的大树,其下有游人驻足远望,画面左侧为连绵的群山,全画在混元合一的氛围中传达出一种浓郁的诗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