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新水墨画自上世纪80年代起

李津作品

2013年可以被成为“新水墨年”,虽然关于新水墨的争论不断,水墨热从年初持续到年末,涉及到展览、拍卖、国内、国内,新文人画、新工笔、实验水墨都被重新包装推出。其中,以李津、朱新建为代表的新文人画格外受人关注。为什么在学术上已经有结论的画派会被重新热炒?未来可能的市场走向如何?

李津现象

李津应该是这两年最受市场关注的艺术家之一。“现在李津的作品,就是市场的硬通货,全国各地拿到哪都能变现。2013年春拍共有260平尺上拍,成交率达到100%,秋拍共有280平尺的真迹上拍,仅有一件1.5平尺的作品流拍,这表明李津作品目前明显需求大于供给。现在大量的藏家和经纪人、拍卖行都在找李津的作品。现在他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三万一平尺涨到现在6万一平尺,但现在问题是拿不到画。”从事书画交易的刘毅说。

其实,李津作品市场的爆发时从2012年开始的。如果看拍卖数据,2011年之前李津作品的上拍量和成交额并不十分突出,2011年之前,历次大拍的上拍量都在50平尺以内,2011年秋拍仅有19平尺上拍,2011年全年的成交额还不到200万元。据了解,这和艺术家不在拍卖市场上炒作价格,只在一级市场出售作品有关。

但是2012年,李津作品的上拍量突破200平尺,总成交额突破千万大关。2013年上拍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达到540平尺,拍卖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去年最火热的艺术家,艺术家作品的均价突破了历年的纪录。2013年春拍已经接近5万元一平尺,而秋拍更是达到了了6.2万元一平尺。

也是在2013年,2013年保利春拍上打破拍卖纪录的88平尺作品《民以食为天》,成交价不到400万元。此前李津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依旧由2008年嘉德春拍上一件50平尺的作品保持着。

跟李津一样,朱新建作品的价格近两年也一路上扬。他的作品自2002年就在拍卖场上露面,到2013年秋拍结束共有257件,成交率为82%,总成交额逾995万元,均价达到每平方尺1.3992万元。其实,这位备受争议的艺术家市场大约从2010年才开始爆发,从2010年初每平尺2000元飙升到5000元,2011年更是达到每平尺8000元。到2013年朱新建已有作品涨至上百万,镜心作品《舌战群儒》以109.25万元成交,《真悟图》以126.5万元成交。“现在,朱新建作品的价格没平尺在三四万左右,好像坐了火箭一样。”

其实,李津和朱新建还有一个共同身份,新文人画家。“这批艺术家目前在市场上也受到广泛关注。”2013年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中推出了李津、徐累、刘丹等当代水墨家的作品;北京荣宝一改往年新水墨专场的设置,推出“当代书画及新水墨”专场,推出李津、杨佴旻、刘瑶、阿海等水墨艺术家的作品,新文人画家都是其中的重点。其中,徐累作品《向达芬奇致敬—天花》(镜心)以402.5万元成交,刷新其作品《回音壁》(镜心)在2012年创造的350.75万元的拍卖纪录。

“以前的新文人画家在市场表现一般,李津、徐累他们是这几年特别突出的,在此之前还有卢禹舜、陈平等。新文人画家应该是这几年市场热推的群体。”
重生的“新文人画”

其实,“新文人画”这个名词早在上世纪早90年代末,就随着新文人画展的停办而销声匿迹。 90年代以后,艺术的商业化愈加明显,新文人画这种新旧相交又能展观一定文化情趣的作品,受到圈内外的一致好评,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慢慢地,冠以 “新文人画”成了画家将作品推向市场的精妙 “策略”。但大多数画家文化底蕴不足、其作品文化内涵远远落后于旧文人画,文玩,新文人画派此后遭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家的抨击。在 “真正的新文人画在哪里?”的指责声中,文玩,到上世纪末,新文人画群体几乎销声匿迹。

近期,随着市场调整,“新文人画”再次被挖掘出来,“其实,如今新文人画并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其当时的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它又被重新提出来,更多的还是市场策略。”

在新文人画市场发力的同时,实验水墨、新工笔等也成为热点,它们都是在当下新水墨热潮中被重新包装推出。去年3月,苏富比在纽约举办“水墨:中国当代水墨展售会”;佳士得3月也在亚洲艺术周中,特别推出了一场私人洽购展览“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而此前的2012年,中国内地两大拍卖巨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都辟出了中国新水墨专场拍卖,似乎已经为国际上的“新水墨”热进行了预告。

除了拍卖公司,贵州文玩,去年底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水墨艺术:中国当代绘画的前世今生”大展,而之前,大英博物馆的“现代中国水墨画展”、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文人石与中国艺术创作之路”、波士顿美术馆的“与古为徒:十位中国艺术家的回应”等大展,都致使“中国新水墨”这一板块逐渐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热潮,是因为“新水墨画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历经20多年的实验和追问,发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在最大程度上引发西方人对于颠覆传统绘画观念的艺术遐想,同时也满足了中国人对于国画创新的最大容忍度。”

新文人画的“价值再发现”

其实,新文人画自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也并没有统一的纲领。在作品的选择上也没有标准,而且话语权也规定的不是很清楚。1999年,新文人画展停办后,艺术家各奔东西。

如今,在新文人画家内部,他们作品的市场表现却有很大差异。田黎明、卢禹舜、陈平的价格已经达到几十万、十几万每平尺;徐累、徐乐乐、李津是近两年非常火热的艺术家,价格不断攀升,李津目前的对外价格是六万每平尺;而新文人画的主将朱新建的作品才刚刚涨到两三万元。

从事书画交易的彭先生认为,决定书画作品价格的因素,一是作品本身艺术“含金量”较高,价格也高;二是作者的知名度越高,价格越高;三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一些已故书画家的作品因为数量有限,价格必然走高。还有一种原因书画家身份的变化带动其作品价格水涨船高,“很多书画家有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后,作品价格也跟着飙涨,新文人画家内部的差异部分是受到身份、职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