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2013年纽约佳士得正式举行了学无止境亚洲艺术书籍系列专场拍卖

清乾隆 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 8860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清康熙 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 7404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清康熙 青花万寿尊 6452万港币 香港佳士得

  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秋季拍卖会结束后,在各式各样的盘点中静待下一个春暖花开的轮回开始。“回暖”似乎是去年市场表现的常见形容词,但这其实仅仅是着眼于暖流微澜的书画市场,在陶瓷器物的领域,普遍阴霾深重,却又极光乍现,“土豪行情”“古玩消费”“艺术地产”等新词蔓延网上和圈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说明了新的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

  两极分化,高端瓷器争夺激烈

  自2012年走入拐点,至纯天珠,并直接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陶瓷器物板块体现得尤其明显。除了延续2012年以来的颓势外,作为这个板块的绝对指标,香港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拍卖行在2013年的表现,可以两极分化来概括。对于高端市场的掌领和不遗余力的推动,特别是珍罕名贵的明清官窑瓷器,毫无疑问是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看家本事。精挑细选、美轮美奂的重要私人珍藏专场拍卖,荟萃全球最稀有昂贵的明清官窑瓷器,是每一季苏富比、佳士得必备的制胜法宝。2013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雅趣流芳——陈玉阶珍藏”专场,以白手套100%的成交率获得2.14亿港币(1.71亿元人民币)的佳绩;而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古城雅韵——京都珍藏清代御瓷”专场,更是仅以6件拍品100%成交就缔造了1.5亿港币(1.2亿元人民币)的惊人纪录,平均单件成交价高达2507万港币2005万元人民币。下面的统计表显示了去年年度成交价最高的十件单品,可见香港苏富比占了绝对的优势。

  2013年年度拍卖成交价前十名排行榜

  名称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拍品编号     成交价格(单位:万元)

  TOP1 明 永乐 鎏金释迦摩尼坐像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3075   HKD23644 / RMB 18915.2

  TOP2 明 成化 青花宫碗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101    HKD14124 / RMB 11299.2

  TOP3 清 乾隆 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202    HKD8860 / RMB 7088

  TOP4 明 宣德 青花矾红海兽图高足杯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3029   HKD 7964 / RMB 6371.2

  TOP5 清 康熙 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  香港苏富比 2013-4-8  Lo t101     HKD7404 / RMB 5923.2

  TOP6 清 康熙 青花万寿尊     香港佳士得 2013-11-27  Lot 3419  HKD 6452 / RMB 5161.6

  TOP7 清 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凸莲瓣撇口瓶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3036   HKD 4604 / RMB 3683.2

  TOP8 清 雍正 粉彩菊花折沿盘一对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203    HKD4380 / RMB 3504

  TOP8 清 雍正 粉彩蟠桃献寿图圆捧盒 香港苏富比 2013-4-8  Lot 3036    HKD 4380 / RMB 3504

  TOP9 清 乾隆 紫地粉彩龙纹夔耳瓶一对    香港佳士得 2013-5-29  Lot 1922   HKD4355 / RMB 3484

  TOP10 唐 夹纻干漆佛头像     香港苏富比 2013/10/8  Lot 120    HKD 4044 / RMB 3235.2

  稀有、完美、出处、生货是高端精品能否卖出天价的四个最核心要素。陈玉阶专场和京都专场都能卖出白手套的结果,正是目前高端买家的追求的最完美诠释,但能符合这四大条件的高端珍品却是寥若晨星,难得一见,拍卖征集极其困难,故甫一露面便引致多方激烈争夺。这些毫无顾忌的“土豪行情“,实际上是由多个机构资金强势入市而造成的。

  根据新艺经艺术研究院在近日发布的《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显示,在2012年,中国国内企业收藏资金已达到450亿元,比往年增长了11%,进入2013年,企业藏家购买力更是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更为明显,万达、宝龙、上海龙美术馆等集团纷纷在今年高调抢购艺术品,而这些企业机构与富商们的大肆豪购,都指向了私人美术馆兴建的新热潮。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博物馆数量预计达到3500家,而这一目标已提前3年实现。2012年,中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3866家。可以预想得到,这一波私人博物馆的浪潮势必继续推高明年高端艺术品市场的价格,而稀有珍品流向资金雄厚的企业和机构的同时,传统个人收藏家将会被边缘化,企业收藏的实力、战略和艺术品味,也将决定新一轮中国收藏文化价值判断的转变与确立。

  中低端瓷器行情疲软,消费呈多元化之势

  在火花四溅、收藏大腕们争相大洒金钱的苏、佳私人专场拍卖的背后,综合中国陶瓷艺术品日场拍卖其实才是市场的正常景象,这里是绝大部分严肃严谨、专业认真的资深行家、商家和收藏家们的战场。比较2012年与2013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季度综合日场成交结果,可以看出这个中低端市场的变化不大,乏善可陈,缺乏新买家与新资金入场参与支持,一些比较常见缺乏艺术趣味的行货,成交价格甚至再度下跌了10%-20%,情况不容乐观。虽然香港苏富比为了40周年庆典而全力征集的秋季日场取得了8.09亿港币(6.47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纪录,但这完全是基于低估价/高成交率的市场策略,方得此佳绩。中低端瓷器价格市场(指单品价格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同时也是国内两家主要拍卖公司——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的主要营运目标,统计结果显示,两家公司的战绩表现亦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雷同,综合变化不大,如果除去书画部分较为强劲的表现后,则器物部分的结果应该是更为黯淡无趣。事实上,以北京保利为例,年度成交总额已从高峰时期的2011年110.5亿元跌至2013年的56.9亿元,令人堪忧。